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磷高效转基因水稻磷效率及根际土壤磷组分特征差异

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19页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2 转基因水稻研究现状第12-17页
        1.2.1 我国水稻生产现状第12-13页
        1.2.2 转基因水稻研发概况第13-14页
        1.2.3 土壤磷素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第14-17页
    1.3 本研究的特色第17-19页
第二章 磷高效转基因水稻的磷效率特征第19-26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19-20页
        2.1.1 材料第19页
        2.1.2 试验方法第19页
        2.1.3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19页
        2.1.4 数据分析第19-20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0-24页
        2.2.1 磷高效转基因水稻的生物学性状第20页
        2.2.2 磷高效转基因水稻成熟期各器官的磷吸收效率第20-21页
        2.2.3 磷高效转基因水稻成熟期各器官的磷利用效率第21页
        2.2.4 磷高效转基因水稻成熟期磷的转运效率第21-22页
        2.2.5 磷高效转基因水稻农艺性状与磷吸收和利用效率相关性分析第22-24页
    2.3 讨论第24-26页
第三章 磷高效转基因水稻根际土壤的磷素形态特征第26-35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6-27页
        3.1.1 材料第26页
        3.1.2 试验设计与处理第26页
        3.1.3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26-27页
        3.1.4 数据分析第27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27-33页
        3.2.1 磷高效转基因水稻对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第27-28页
        3.2.2 不同磷效率水稻对根际土壤全磷含量的影响第28-29页
        3.2.3 磷高效转基因水稻对根际土壤无机磷组分含量的影响第29页
        3.2.4 高效转基因水稻对根际土壤有机磷组分含量的影响第29-31页
        3.2.5 高效转基因水稻对根际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第31-32页
        3.2.6 土壤磷酸酶活性与土壤磷素的相关性分析第32-33页
    3.3 讨论第33-35页
第四章 磷高效转基因水稻对不同形态磷吸收动态研究第35-40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35-36页
        4.1.1 材料第35页
        4.1.2 试验设计与处理第35页
        4.1.3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35页
        4.1.4 数据分析第35-36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36-38页
        4.2.1 不同形态磷处理磷高效转基因水稻的干物质积累量第36页
        4.2.2 不同磷素处理磷高效转基因水稻的磷素积累量特征第36-37页
        4.2.3 不同磷素处理磷高效转基因水稻的磷利用效率第37-38页
    4.3 讨论第38-40页
第五章 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9页
附录第49-53页
致谢第53-5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LED光质对樱桃番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下一篇:播期和收获期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