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AE的冲压模具失效分析及再制造修复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CAE在冲压模具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4页 |
1.3 冲压模具磨损及寿命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 模具修复再制造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页 |
1.5 课题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5.1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5.2 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方案 | 第18-19页 |
第2章 CAE冲压模具磨损的基本理论 | 第19-25页 |
2.1 冲压模具的失效与磨损 | 第19-23页 |
2.1.1 冲压模具的失效形式 | 第19页 |
2.1.2 冲压模具磨损理论 | 第19-20页 |
2.1.3 磨损的种类 | 第20-22页 |
2.1.4 磨损过程 | 第22-23页 |
2.2 磨损模型 | 第23-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冲压模具冲压过程仿真模拟 | 第25-39页 |
3.1 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25页 |
3.2 有限元软件 | 第25-27页 |
3.2.1 Deform-3D软件介绍 | 第25-26页 |
3.2.2 AnsysWorkbench软件介绍 | 第26-27页 |
3.3 冲裁件及模具模型的建立 | 第27-29页 |
3.3.1 冲裁件及冲压模具工艺参数 | 第27-28页 |
3.3.2 建立三维模型 | 第28-29页 |
3.4 冲压过程仿真模拟过程 | 第29-35页 |
3.4.1 模型的导入及材料的添加 | 第29-30页 |
3.4.2 材料断裂准则的选择 | 第30-32页 |
3.4.3 网格划分与网格破坏重新划分 | 第32-33页 |
3.4.4 约束与边界条件的设置 | 第33-34页 |
3.4.5 仿真模拟步骤设置 | 第34-35页 |
3.5 仿真结果后处理及分析 | 第35-3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4章 冲压模具磨损影响因素分析 | 第39-50页 |
4.1 冲压速度对模具磨损影响 | 第39-41页 |
4.2 模具热处理方式对磨损量的影响 | 第41-43页 |
4.3 润滑条件对模具磨损的影响 | 第43-45页 |
4.4 影响冲压模具磨损因素的最优组合 | 第45-4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模具寿命预测 | 第50-64页 |
5.1 模具寿命的预测方法 | 第50-51页 |
5.2 线性拟合法预测模具寿命 | 第51-55页 |
5.3 模具疲劳寿命预测 | 第55-62页 |
5.3.1 模具疲劳类型与载荷种类 | 第55-56页 |
5.3.2 应力与疲劳寿命关系的S-N曲线 | 第56-57页 |
5.3.3 冲裁过程中模具所受应力及载荷数据 | 第57-60页 |
5.3.4 模具疲劳寿命仿真计算 | 第60-6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6章 CAE在再制造中的应用 | 第64-73页 |
6.1 模具修复涂层仿真模拟 | 第64-67页 |
6.1.1 涂层材料及其参数 | 第64页 |
6.1.2 修复后模具冲裁过程模拟 | 第64-66页 |
6.1.3 探究涂层厚度对减少模具磨损效果的影响 | 第66-67页 |
6.2 不同磨损程度修复模具对模具磨损的影响 | 第67-71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7.1 结论 | 第73-74页 |
7.2 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