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特殊浸润性表面制备工艺介绍 | 第10-13页 |
1.3 液滴定向输运的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1.4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液滴定向输运的原理 | 第19-36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固体表面的浸润性 | 第19-24页 |
2.2.1 表面能对浸润性的影响 | 第20-21页 |
2.2.2 粗糙度对浸润性的影响 | 第21-24页 |
2.3 固体表面形貌对液滴浸润性的影响 | 第24-29页 |
2.3.1 柱状微结构超疏水表面的仿真 | 第26-27页 |
2.3.2 片状微结构超疏水表面的仿真 | 第27-28页 |
2.3.3 “树状”微纳结构超疏水表面的仿真 | 第28-29页 |
2.4 特殊浸润性表面定向运输液滴的机理研究 | 第29-35页 |
2.4.1 超疏水轨道定向输运的机理研究 | 第29-33页 |
2.4.2 超亲水轨道定向输运的机理研究 | 第33-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特殊浸润性表面的制备 | 第36-50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 | 第36-44页 |
3.2.1 柱状微结构制备方法的研究 | 第36-38页 |
3.2.2 片状微结构制备方法的研究 | 第38-41页 |
3.2.3 “树装”状微纳结构制备方法的研究 | 第41-44页 |
3.3 定向输运轨道的制备 | 第44-49页 |
3.3.1 超疏水表面上超疏水轨道的制备 | 第44-46页 |
3.3.2 超疏水表面上超亲水轨道的制备 | 第46-49页 |
3.4 本章小节 | 第49-50页 |
第4章 液滴定向输运实验 | 第50-62页 |
4.1 引言 | 第50页 |
4.2 超疏水轨道关于液滴定向输运的影响因素 | 第50-54页 |
4.2.1 超疏水轨道宽度对定向输运的影响 | 第50-52页 |
4.2.2 超疏水轨道深度的对定向输运的影响 | 第52-54页 |
4.3 超亲水轨道关于液滴定向输运的影响因素 | 第54-61页 |
4.3.1 超亲水轨道内的液体对液滴定向输运的影响 | 第54-55页 |
4.3.2 超亲水轨道横截面积对液滴输运速度的影响 | 第55-57页 |
4.3.3 超亲水轨道横截面积对液滴浸入轨道的影响 | 第57-59页 |
4.3.4 复杂超亲水轨道的设计 | 第59-61页 |
4.4 本章小节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