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源热泵张掖地区应用分析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课题目的及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本文内容 | 第14-15页 |
2 热泵分类及特点 | 第15-21页 |
2.1 热泵简介 | 第15页 |
2.2 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15-16页 |
2.3 热泵系统的分类 | 第16-20页 |
2.3.1 地源热泵系统 | 第17-20页 |
2.3.2 空气源热泵系统 | 第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3 张掖地区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实测及分析 | 第21-33页 |
3.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 第21-22页 |
3.1.1 地理概况 | 第21页 |
3.1.2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1-22页 |
3.2 工程概况 | 第22-23页 |
3.3 热源主要设备及其参数 | 第23-25页 |
3.4 测试原理、方法和仪器 | 第25-28页 |
3.4.1 测试原理 | 第25页 |
3.4.2 测试方法 | 第25-26页 |
3.4.3 测试仪器 | 第26-28页 |
3.5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28-31页 |
3.5.1 室内外温度 | 第28-29页 |
3.5.2 热泵小机组(3 | 第29页 |
3.5.3 热泵大机组(1 | 第29-30页 |
3.5.4 系统及机组 COP 及分析 | 第30-31页 |
3.6 效益分析 | 第31-32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4 多孔介质的渗流传热理论及建模 | 第33-43页 |
4.1 地下水基础知识概述 | 第33-34页 |
4.1.1 岩石中的空隙 | 第33-34页 |
4.1.2 含水层 | 第34页 |
4.2 渗流的基本定律 | 第34-35页 |
4.3 多孔介质渗流-传热理论 | 第35-38页 |
4.3.1 地下水流动控制方程 | 第36页 |
4.3.2 传热控制方程 | 第36-37页 |
4.3.3 简化为二维方程 | 第37-38页 |
4.4 数值模拟软件介绍 | 第38-39页 |
4.5 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 第39-42页 |
4.5.1 物理模型的建立 | 第39-40页 |
4.5.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40页 |
4.5.3 网格划分 | 第40-41页 |
4.5.4 数值模型方法有效性验证 | 第41-42页 |
4.5.5 模型的初始和边界条件 | 第4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5 抽灌井群结构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 第43-50页 |
5.1 不同抽灌井间距对地下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 第43-47页 |
5.2 不同设计井半径对地下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 第47-4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6.1 结论 | 第50-51页 |
6.2 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A 热表通讯-程序 | 第56-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