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20页 |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9-18页 |
| 1.2.1 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原理 | 第9-11页 |
| 1.2.2 形状记忆聚合物的本构理论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1.2.3 双向形状记忆材料及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 第2章 材料力学性能表征 | 第20-29页 |
| 2.1 引言 | 第20页 |
| 2.2 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粘弹性 | 第20-26页 |
| 2.2.1 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动态机械分析 | 第20-22页 |
| 2.2.2 形状记忆聚合物的高温蠕变 | 第22-24页 |
| 2.2.3 形状记忆聚合物的松弛 | 第24-26页 |
| 2.3 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单轴拉伸实验 | 第26-27页 |
| 2.4 弹性体的单轴拉伸实验 | 第27-28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3章 双向形状记忆效应理论及仿真 | 第29-55页 |
| 3.1 引言 | 第29页 |
| 3.2 双向形状材料设计 | 第29-30页 |
| 3.3 形状记忆聚合物粘弹性理论 | 第30-32页 |
| 3.3.1 粘弹性理论概述 | 第30-31页 |
| 3.3.2 粘弹性材料的松弛及蠕变 | 第31页 |
| 3.3.3 时温等效原理 | 第31-32页 |
| 3.4 形状记忆聚合物的非线性粘弹性本构模型 | 第32-41页 |
| 3.4.1 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广义Maxwell模型及拟合 | 第32-34页 |
| 3.4.2 形状记忆聚合物的遗传积分型本构方程 | 第34-36页 |
| 3.4.3 形状记忆聚合物的非线性本构方程 | 第36-39页 |
| 3.4.4 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粘弹性力学 | 第39-41页 |
| 3.5 双向形状记忆效应有限元仿真 | 第41-54页 |
| 3.5.1 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参数拟合 | 第41页 |
| 3.5.2 形状记忆效应仿真 | 第41-46页 |
| 3.5.3 双向形状记忆效应仿真 | 第46-54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4章 双向形状记忆效应测试及应用 | 第55-70页 |
| 4.1 引言 | 第55页 |
| 4.2 材料制备 | 第55-56页 |
| 4.3 材料动态机械分析 | 第56-59页 |
| 4.4 双向形状记忆效应实验 | 第59-61页 |
| 4.5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1-65页 |
| 4.6 柔性抓取装置 | 第65-69页 |
| 4.6.1 形状记忆柔性抓取装置 | 第65-67页 |
| 4.6.2 双向形状记忆柔性抓取装置 | 第67-69页 |
| 4.7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结论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78-80页 |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