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8-21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 1.2.1 无功规划模型 | 第9页 |
| 1.2.2 无功规划方法 | 第9-15页 |
| 1.3 无功规划基础 | 第15-19页 |
| 1.3.1 无功补偿基本原理 | 第15-16页 |
| 1.3.2 常用无功补偿装置 | 第16-18页 |
| 1.3.3 配网无功补偿基本原则 | 第18页 |
| 1.3.4 配电网无功补偿方式 | 第18-19页 |
| 1.4 本论文主要工作 | 第19-21页 |
| 2 无功规划数学模型和算法基础 | 第21-32页 |
| 2.1 无功规划数学模型 | 第21-22页 |
| 2.1.1 目标函数 | 第21页 |
| 2.1.2 约束条件 | 第21-22页 |
| 2.2 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投资费用模型 | 第22-27页 |
| 2.2.1 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价格调研 | 第22-23页 |
| 2.2.2 电容器补偿装置投资费用模型 | 第23-24页 |
| 2.2.3 电容器容量组合选择的讨论 | 第24-27页 |
| 2.3 无功规划优化算法基础 | 第27-31页 |
| 2.3.1 节点优化编号方法 | 第27-28页 |
| 2.3.2 节点电压最大允许偏移值 | 第28页 |
| 2.3.3 近似潮流计算方法 | 第28-30页 |
| 2.3.4 单节点优化补偿容量 | 第30-31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3 三次优化解析算法 | 第32-40页 |
| 3.1 算法思路 | 第32页 |
| 3.2 三次优化算法 | 第32-36页 |
| 3.2.1 一次优化 | 第32-33页 |
| 3.2.2 二次优化 | 第33-34页 |
| 3.2.3 三次优化 | 第34-36页 |
| 3.3 其他问题处理 | 第36-39页 |
| 3.3.1 主变分接头优化 | 第36-37页 |
| 3.3.2 弱环网的处理 | 第37-39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4 算例分析 | 第40-53页 |
| 4.1 算例一----IEEE33 节点规划优化 | 第40-43页 |
| 4.2 算例二----IEEE33 带配变系统和某133节点真实馈线系统规划优化 | 第43-47页 |
| 4.3 算例三----IEEE33 带配变系统增加有载调压变压器和分布式电源 | 第47-50页 |
| 4.4 算例四----综合测试系统 | 第50-51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 5.1 结论 | 第53页 |
| 5.2 展望 | 第53-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 附录 | 第60-68页 |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0页 |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60-61页 |
| C.算例原始数据 | 第61-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