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二吡啶与多酚类超分子晶体的合成、表征及光反应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分子间相互作用第11-13页
        1.2.1 氢键第11-12页
        1.2.2 ππ堆积作用第12页
        1.2.3 其他超分子间弱相互作用第12-13页
    1.3 分子识别与超分子自组装第13-14页
        1.3.1 分子识别与超分子自组装的概念第13页
        1.3.2 超分子合成子第13-14页
    1.4 晶体工程第14-16页
        1.4.1 含吡啶类衍生物的晶体工程第15页
        1.4.2 常用的晶体制备方法第15-16页
    1.5 固态2+2光环加成反应第16-18页
        1.5.1 含羟基有机分子的模板作用第17页
        1.5.2 配位键的模板作用第17-18页
    1.6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二章 4-取代间苯二酚和1,2-二(4-吡啶基)乙烯构筑的超分子晶体合成与光反应第20-37页
    2.1 前言第20-21页
    2.2 实验部分第21-23页
        2.2.1 实验药品与试剂第21页
        2.2.2 超分子晶体的合成第21-22页
        2.2.3 单晶结构测定第22-23页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3-30页
        2.3.1 合成讨论第23-24页
        2.3.2 晶体结构第24-30页
    2.4 化合物的表征及性质研究第30-35页
        2.4.1 化合物的纯度分析第30-31页
        2.4.2 化合物的核磁氢谱第31-33页
        2.4.3 化合物的紫外光谱第33页
        2.4.4 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第33-35页
        2.4.5 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分析第35页
    2.5 小结第35-37页
第三章 5-甲基间苯二酚和1,2-二(4-吡啶基)乙烯同质多晶型的合成与光反应第37-53页
    3.1 前言第37-38页
    3.2 实验部分第38-40页
        3.2.1 实验药品与试剂第38页
        3.2.2 超分子晶体的合成第38-39页
        3.2.3 单晶结构测定第39-40页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0-46页
        3.3.1 合成讨论第40-41页
        3.3.2 晶体结构第41-46页
    3.4 化合物表征及性质研究第46-51页
        3.4.1 化合物的纯度分析第46-47页
        3.4.2 化合物的核磁氢谱第47-49页
        3.4.3 化合物的紫外光谱分析第49页
        3.4.4 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第49-51页
        3.4.5 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分析第51页
    3.5 小结第51-53页
第四章 1,2,3-三羟基邻苯三酚和1,2-二(4-吡啶基)乙烯同质多晶型的合成与表征第53-67页
    4.1 前言第53-54页
    4.2 实验部分第54-56页
        4.2.1 实验药品与试剂第54-55页
        4.2.2 超分子晶体的合成第55页
        4.2.3 单晶结构测定第55-56页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6-63页
        4.3.1 合成讨论第56-57页
        4.3.2 晶体结构第57-63页
    4.4 化合物的表征及性质研究第63-66页
        4.4.1 化合物的纯度分析第63-64页
        4.4.2 化合物的紫外光谱分析第64页
        4.4.3 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第64-65页
        4.4.4 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分析第65-66页
    4.5 小结第66-67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7页
致谢第77-7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罗丹明类似物的新型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成像研究
下一篇:氮杂环卡宾催化的[60]富勒烯并环戊酮和2-环己烯酮衍生物的合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