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

习近平信仰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引言第11-21页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第11-12页
        1.1.1 选题的依据第11页
        1.1.2 选题的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2-17页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第12-15页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5-17页
    1.3 习近平信仰观的内涵概述第17-18页
        1.3.1 信仰与“信”的相互关系第17页
        1.3.2 信仰与信念、理想的相互关系第17-18页
        1.3.3 习近平信仰观的内涵第18页
    1.4 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之处第18-19页
    1.5 主要研究方法第19-21页
2 习近平信仰观的形成第21-33页
    2.1 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文化基因第21-23页
        2.1.1 对传统文化精神纽带作用的深刻认识第21页
        2.1.2 广泛汲取传统文化优秀基因第21-22页
        2.1.3 对儒家“经世致用”精神的重点传承第22-23页
    2.2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汲取理论滋养第23-24页
        2.2.1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革命信念的继承第23-24页
        2.2.2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建设信念的继承第24页
    2.3 从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中汲取历史经验第24-28页
        2.3.1 毛泽东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了道路第25-26页
        2.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第26-28页
    2.4 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提升第28-33页
        2.4.1 知青和基层工作时期的锤炼第28-29页
        2.4.2 在福建、浙江、上海工作中的积累第29-31页
        2.4.3 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后进一步延续和发展第31-33页
3 习近平信仰观的基本内容第33-55页
    3.1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第33-40页
        3.1.1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第33-35页
        3.1.2 坚定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第35-37页
        3.1.3 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信仰第37-40页
    3.2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信仰第40-46页
        3.2.1 人民主体地位不动摇第40-42页
        3.2.2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第42-44页
        3.2.3 为民造福的奋斗目标第44-46页
    3.3 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第46-55页
        3.3.1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第46-48页
        3.3.2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自信第48-49页
        3.3.3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第49-52页
        3.3.4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第52-55页
4 习近平信仰观的当代价值第55-63页
    4.1 以马克思主义信仰指引党和人民第55-57页
        4.1.1 有利于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作用第55-56页
        4.1.2 有利于以远大理想凝聚党和人民团结奋进的共识第56-57页
    4.2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社会共享发展第57-60页
        4.2.1 有助于拓展共享发展的广度与深度第57-58页
        4.2.2 有助于人民群众全面共享各方面发展成果第58页
        4.2.3 有助于在全民共建中实现共享发展第58-59页
        4.2.4 有助于科学认识共享发展的推进过程第59-60页
    4.3 以“中国梦”引领复兴之路第60-63页
        4.3.1 有益于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第60-61页
        4.3.2 有益于增强文化自信凝聚中国精神第61-62页
        4.3.3 有益于弘扬“和谐之美”联结命运共同体第62-63页
5 结语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1页
作者简历第71-73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互联网+”时代非国家行为体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研究
下一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