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刑事诉讼中瑕疵证据补救措施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瑕疵证据概述第8-18页
    1.1 瑕疵证据的概念第8-9页
    1.2 瑕疵证据的特征第9-10页
        1.2.1 瑕疵证据证据资格待定第9-10页
        1.2.2 瑕疵证据具有证据能力第10页
        1.2.3 瑕疵证据可以补救第10页
    1.3 瑕疵证据与非法证据的区别第10-12页
        1.3.1 违法程度不同第11页
        1.3.2 法律后果不同第11页
        1.3.3 社会容忍度不同第11页
        1.3.4 是否可以转化不同第11-12页
    1.4 瑕疵证据的种类第12-18页
        1.4.1 程序瑕疵第12-15页
        1.4.2 表现形式瑕疵第15-18页
第2章 瑕疵证据应用的国外考究第18-24页
    2.1 美国第18-19页
    2.2 英国第19-20页
    2.3 法国第20-21页
    2.4 日本第21-24页
第3章 我国规定瑕疵证据补救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第24-29页
    3.1 原因分析第24-25页
        3.1.1 从证据特征分析第24页
        3.1.2 从侵犯法益的程度分析第24-25页
        3.1.3 从司法实践分析第25页
    3.2 存在的问题第25-29页
        3.2.1 补救程序不够公开透明,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参与人参与程度不高第25-26页
        3.2.2 补救范围逐渐扩张,部分非法证据可能被作为定案依据第26页
        3.2.3 补救手段不规范,影响了瑕疵证据补救的效果第26-27页
        3.2.4 补救责任规定不明确,推诿扯皮现象仍然存在第27页
        3.2.5 补救工作不规范,存在与法庭质证原则不相符合的情况第27页
        3.2.6 补救标准较为随意,能否证明证据收集合法存在疑问第27-29页
第4章 瑕疵证据补救措施的完善第29-35页
    4.1 明确瑕疵证据的范围第29页
    4.2 明确瑕疵补救的原则第29-31页
        4.2.1 客观真实第29-30页
        4.2.2 补正优先第30页
        4.2.3 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有效参与第30-31页
    4.3 明确瑕疵补救的责任第31-32页
    4.4 明确违反地域管辖、级别管辖获取的证据属于瑕疵证据第32-33页
        4.4.1 立法者已经部分抛弃了取证主体合法性理论第32页
        4.4.2 违反地域管辖、级别管辖规定获取证据并不侵犯公民的基本人权第32-33页
    4.5 明确瑕疵证据免于补救的情形第33-35页
第5章 结论第35-36页
致谢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0年以上男性服刑人员心理问题及矫治对策研究
下一篇:企业间借贷的法律规制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