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4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4-29页 |
| ·生物传感器 | 第14-15页 |
| ·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和结构 | 第14页 |
| ·生物传感器的分类 | 第14页 |
| ·生物传感器的特点 | 第14-15页 |
| ·生物传感器的研究与展望 | 第15页 |
| ·滚环 DNA 扩增技术 | 第15-21页 |
| ·滚环 DNA 扩增的原理 | 第16页 |
| ·滚环 DNA 扩增的分类 | 第16-18页 |
| ·滚环 DNA 扩增的优势 | 第18页 |
| ·滚环 DNA 扩增的应用 | 第18-20页 |
| ·滚环 DNA 扩增存在的问题和解决 | 第20-21页 |
| ·滚环 DNA 扩增的展望 | 第21页 |
| ·纳米材料 | 第21-27页 |
| ·纳米金 | 第22-24页 |
| ·脂质体纳米微球 | 第24-27页 |
| ·本论文研究工作的构思 | 第27-29页 |
| 第2章 基于滚环 DNA 扩增反应的电化学适体传感用于蛋白分子检测 | 第29-41页 |
| ·前言 | 第29-31页 |
| ·实验部分 | 第31-33页 |
| ·试剂和仪器 | 第31-32页 |
| ·适体探针的设计 | 第32页 |
| ·金电极的处理和抗体的固定 | 第32-33页 |
| ·aptamer-RCA 免疫分析流程 | 第33页 |
| ·酶催化银沉积和电化学检测 | 第3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3-40页 |
| ·aptamer-RCA 免疫传感器原理 | 第33-35页 |
| ·aptamer-RCA 免疫传感器的电化学响应 | 第35-36页 |
| ·抗体浓度和 RCA 反应时间的优化 | 第36-37页 |
| ·aptamer-RCA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 第37-38页 |
| ·干扰实验 | 第38-39页 |
| ·实际样品的检测 | 第39-40页 |
| ·小结 | 第40-41页 |
| 第3章 脂质体包埋 DNA 和滚环扩增免疫分析:一种通用的高灵敏的蛋白质检测平台 | 第41-53页 |
| ·前言 | 第41-42页 |
| ·实验部分 | 第42-45页 |
| ·试剂和仪器 | 第42-43页 |
| ·包埋 DNA 的脂质体的制备 | 第43页 |
| ·包埋 DNA 的脂质体表面的抗体修饰 | 第43-44页 |
| ·环形 DNA 模板和修饰捕获探针的微珠的制备 | 第44页 |
| ·脂质体-RCA 免疫分析流程 | 第44-4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5-52页 |
| ·liposome-RCA 免疫分析原理 | 第45-46页 |
| ·包埋 DNA 的脂质体的表征 | 第46页 |
| ·liposome-RCA 免疫分析原理证明 | 第46-49页 |
| ·liposome-RCA 免疫分析条件优化 | 第49-50页 |
| ·liposome-RCA 免疫传感器对 PSA 的检测 | 第50-52页 |
| ·小结 | 第52-53页 |
| 第4章 基于小分子与结合蛋白相互作用的核酸外切酶 I 末端保护技术和核酸扩增技术检测叶酸结合蛋白 | 第53-63页 |
| ·前言 | 第53-54页 |
| ·实验部分 | 第54-56页 |
| ·试剂和仪器 | 第54-55页 |
| ·3′端 NH2标记的寡核苷酸 DNA 链和叶酸的交联 | 第55页 |
| ·RCA 反应 | 第55-56页 |
| ·酶切循环放大反应 | 第5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6-62页 |
| ·实验原理 | 第56-57页 |
| ·凝胶电泳表征末端保护分析和 RCA 反应 | 第57-58页 |
| ·传感器的光谱特征 | 第58页 |
| ·实验条件优化 | 第58-60页 |
| ·叶酸结合蛋白的检测 | 第60-62页 |
| ·小结 | 第62-63页 |
| 第5章 基于纳米金变色的传感技术用于 DNA 特异性结合蛋白的高灵敏、可视化检测 | 第63-77页 |
| ·前言 | 第63-64页 |
| ·实验部分 | 第64-67页 |
| ·试剂和仪器 | 第64-65页 |
| ·纳米金的制备 | 第65页 |
| ·硫辛酸修饰氨基标记的 DNA 链 | 第65-66页 |
| ·DNA 修饰纳米金的制备 | 第66页 |
| ·DNA 交联的纳米金的制备 | 第66页 |
| ·TATA 结合蛋白的检测 | 第66页 |
| ·表征实验 | 第66-6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7-76页 |
| ·实验原理 | 第67-68页 |
| ·DNA 交联纳米金团聚体的消化反应 | 第68-69页 |
| ·传感器对结合蛋白的响应 | 第69-71页 |
| ·传感器的表征 | 第71-76页 |
| ·TATA 结合蛋白浓度的测定 | 第76页 |
| ·小结 | 第76-77页 |
| 第6章 基于核酸外切酶酶切反应的纳米金比色法检测 T4 多聚核苷酸激酶活性 | 第77-85页 |
| ·前言 | 第77-78页 |
| ·实验部分 | 第78-79页 |
| ·试剂和仪器 | 第78页 |
| ·纳米金的制备 | 第78页 |
| ·硫辛酸修饰氨基标记的 DNA 链 | 第78页 |
| ·DNA 修饰纳米金的制备 | 第78页 |
| ·T4 PNK 活性检测 | 第78-7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9-83页 |
| ·实验原理 | 第79页 |
| ·传感器的光谱特征和光学表征 | 第79-80页 |
| ·外界因子对 T4 PNK 激酶活性的影响 | 第80-82页 |
| ·T4 PNK 的检测 | 第82-83页 |
| ·小结 | 第83-85页 |
| 第7章 基于胞嘧啶-银离子-胞嘧啶结构的非标记纳米金比色法检测银离子 | 第85-92页 |
| ·前言 | 第85-86页 |
| ·实验部分 | 第86-87页 |
| ·试剂和仪器 | 第86页 |
| ·纳米金的制备 | 第86页 |
| ·Ag~+的检测 | 第86-8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87-91页 |
| ·实验原理 | 第87页 |
| ·传感器的光谱特征和光学表征 | 第87-88页 |
| ·DNA 浓度对纳米金稳定性的影响 | 第88-90页 |
| ·Ag~+的检测 | 第90页 |
| ·其它离子的干扰实验和回收率 | 第90-91页 |
| ·小结 | 第91-92页 |
| 结论 | 第92-94页 |
| 参考文献 | 第94-120页 |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20-121页 |
| 致谢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