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2章 BIM的价值实现 | 第16-28页 |
2.1 BIM的理论及意义 | 第16-18页 |
2.1.1 BIM的理论研究 | 第16页 |
2.1.2 BIM的意义 | 第16-18页 |
2.2 BIM的标准 | 第18-21页 |
2.2.1 BIM标准的分类 | 第18-19页 |
2.2.2 不同国家的BIM标准 | 第19-21页 |
2.3 BIM的工具 | 第21-24页 |
2.4 BIM的应用 | 第24-27页 |
2.4.1 建筑设计阶段的BIM应用 | 第24-25页 |
2.4.2 建筑施工阶段的BIM应用 | 第25-26页 |
2.4.3 建筑运营阶段的BIM应用 | 第26-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地铁综合管线设计优化中BIM的引入 | 第28-36页 |
3.1 传统设计工作的现状 | 第28-31页 |
3.1.1 传统设计工作流程 | 第28-29页 |
3.1.2 传统机电专业设计问题分析 | 第29-31页 |
3.2 综合管线设计优化的要求 | 第31-34页 |
3.2.1 综合管线设计优化目的 | 第31页 |
3.2.2 综合管线设计优化的任务 | 第31-33页 |
3.2.3 综合管线优化的原则 | 第33-34页 |
3.3 地铁综合管线优化应用BIM的优越性 | 第34-35页 |
3.3.1 管线设计的复杂性 | 第34-35页 |
3.3.2 工作协调难度大 | 第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基于BIM的地铁综合管线设计优化实施内容与方法 | 第36-53页 |
4.1 MEP综合管线设计优化流程 | 第36-37页 |
4.2 项目各参与方协同工作模式 | 第37-38页 |
4.3 MEP综合管线碰撞点优化 | 第38-47页 |
4.3.1 碰撞检测优势分析 | 第39页 |
4.3.2 碰撞检测的实现 | 第39-46页 |
4.2.3 提高碰撞检测效率的技术 | 第46-47页 |
4.4 MEP综合管线空间布局优化 | 第47-50页 |
4.4.1 空间布局优化需考虑因素 | 第48页 |
4.4.2 空间布局优化方法 | 第48-50页 |
4.5 基于BIM的地铁综合管线优化处理的优势 | 第50-5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5章 案例分析 | 第53-66页 |
5.1 项目概况 | 第53页 |
5.2 系统的创建及合并 | 第53-56页 |
5.2.1 各专业系统的创建 | 第53-56页 |
5.2.2 各专业系统合并 | 第56页 |
5.3 模型应用 | 第56-63页 |
5.3.1 碰撞检测 | 第56-58页 |
5.3.2 4D模拟施工 | 第58-59页 |
5.3.3 设计优化 | 第59-63页 |
5.4 BIM应用效果评价 | 第63-64页 |
5.4.1 BIM碰撞检测效果分析 | 第63-64页 |
5.4.2 成本节约分析 | 第6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6页 |
下一步研究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附件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