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功能化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载药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肝癌靶向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5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碳纳米管介绍第11-21页
        1.2.1 碳纳米管的结构与性能第12-15页
        1.2.2 碳纳米管的化学修饰第15-18页
        1.2.3 功能化碳纳米管在生物学上的应用第18-21页
    1.3 石墨烯/氧化石墨烯介绍第21-30页
        1.3.1 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的结构与性能第22-25页
        1.3.2 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的化学修饰第25-28页
        1.3.3 功能化氧化石墨烯在生物学上的应用第28-30页
    1.4 肝靶向技术介绍第30-32页
        1.4.1 肝靶向的主要途径第31页
        1.4.2 肝靶向材料的生物学应用介绍第31-32页
    1.5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及创新点第32-35页
        1.5.1 研究内容第32-34页
        1.5.2 课题创新点第34-35页
第二章 含乳糖酸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载药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第35-61页
    2.1 引言第35-36页
    2.2 实验部分第36-45页
        2.2.1 实验药品和仪器第36-38页
        2.2.2 含乳糖酸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的制备第38-40页
        2.2.3 含乳糖酸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的表征第40-41页
            2.2.3.1 核磁共振分析(1HNMR)测试第40页
            2.2.3.2 紫外吸收(UV-Vis)测试第40页
            2.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第40-41页
            2.2.3.4 热重分析(TGA)测试第41页
            2.2.3.5 纳米颗粒 Zeta 电势测试第41页
        2.2.4 载药复合物的制备第41-43页
            2.2.4.1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41页
            2.2.4.2 载药量和包封率的计算第41-42页
            2.2.4.3 载药条件的优化第42-43页
            2.2.4.4 载药复合物的制备第43页
        2.2.5 载药复合物的体外释放研究第43页
        2.2.6 载药复合物的抗肿瘤研究第43-45页
            2.2.6.1 MTT 实验及相差显微镜检测第43-44页
            2.2.6.2 流式细胞仪检测第44页
            2.2.6.3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第44页
            2.2.6.4 靶向 MTT 实验及相差显微镜检测第44-45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5-60页
        2.3.1 含乳糖酸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的性能表征第45-49页
            2.3.1.1 核磁共振分析(1HNMR)测试结果第45-47页
            2.3.1.2 紫外吸收(UV-Vis)测试结果第47页
            2.3.1.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结果第47-48页
            2.3.1.4 热重分析(TGA)测试结果第48-49页
            2.3.1.5 纳米颗粒 Zeta 电势测试结果第49页
        2.3.2 载药复合物的制备第49-53页
            2.3.2.1 DOX 与多壁碳纳米管的结合机理第49-50页
            2.3.2.2 DOX 的浓度一吸光值标准曲线第50-51页
            2.3.2.3 载药参数的优化第51-53页
        2.3.3 载药复合物的体外释放研究第53页
        2.3.4 载药复合物的抗肿瘤及其肝靶向研究第53-60页
            2.3.4.1 MTT 细胞活力及相差显微镜测试结果第53-56页
            2.3.4.2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试结果第56-57页
            2.3.4.3 流式细胞仪测试结果第57-59页
            2.3.4.4 靶向 MTT 细胞活力及相差显微镜测试结果第59-60页
    2.4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三章 含乳糖酸修饰的氧化石墨烯载药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第61-87页
    3.1 引言第61-62页
    3.2 实验部分第62-70页
        3.2.1 材料和仪器第62-64页
        3.2.2 含乳糖酸修饰的氧化石墨烯的制备第64-65页
        3.2.3 含乳糖酸修饰的氧化石墨烯的表征第65-66页
            3.2.3.1 核磁共振分析(1HNMR)测试第65-66页
            3.2.3.2 紫外吸收(UV-Vis)测试第66页
            3.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第66页
            3.2.3.4 热重分析(TGA)测试第66页
            3.2.3.5 纳米颗粒 Zeta 电势测试第66页
        3.2.4 载药复合物的制备第66-68页
            3.2.4.1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66-67页
            3.2.4.2 载药量和包封率的计算第67页
            3.2.4.3 载药条件的优化第67-68页
            3.2.4.4 载药复合物的制备第68页
        3.2.5 载药复合物的体外释放研究第68页
        3.2.6 载药复合物的抗肿瘤研究第68-70页
            3.2.6.1 MTT 实验及相差显微镜检测第68-69页
            3.2.6.2 流式细胞仪检测第69页
            3.2.6.3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第69-70页
            3.2.6.4 靶向 MTT 实验及相差显微镜检测第7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70-86页
        3.3.1 含乳糖酸修饰的氧化石墨烯的性能表征第70-74页
            3.3.1.1 核磁共振分析(1HNMR)测试结果第70-72页
            3.3.1.2 紫外吸收(UV-Vis)测试结果第72页
            3.3.1.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结果第72-73页
            3.3.1.4 热重分析(TGA)测试结果第73-74页
            3.3.1.5 纳米颗粒 Zeta 电势测试结果第74页
        3.3.2 载药复合物的制备第74-78页
            3.3.2.1 DOX 与氧化石墨烯的结合机理第74-75页
            3.3.2.2 DOX 的浓度一吸光值标准曲线第75-76页
            3.3.2.3 载药参数的优化第76-78页
        3.3.3 载药复合物的体外释放研究第78-79页
        3.3.4 载药复合物的抗肿瘤及其肝靶向研究第79-86页
            3.3.4.1 MTT 细胞活力及相差显微镜测试结果第79-82页
            3.3.4.2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试结果第82-83页
            3.3.4.3 流式细胞仪测试结果第83-85页
            3.3.4.4 靶向 MTT 细胞活力及相差显微镜测试结果第85-86页
    3.4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87-90页
    4.1 结论第87-88页
    4.2 初步比较第88页
    4.3 课题展望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103页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旳文章和专利申请第103-105页
致谢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聚偏氟乙烯/聚氨酯纤维膜的制备及其防水透湿性能研究
下一篇:具有电催化产氢性能镍、铜、钴和钼配合物的设计、合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