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物权论文

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0-12页
第1章 不动产预告登记的制度概述第12-19页
    1.1 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基础理论第12-15页
        1.1.1 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的概念第12-13页
        1.1.2 预告登记的特征第13-14页
        1.1.3 预告登记的效力第14-15页
    1.2 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的历史渊源第15-16页
    1.3 预告登记与其他相邻制度的关系第16-19页
        1.3.1 预告登记与本登记第16-17页
        1.3.2 预告登记与商品房预售合同的登记备案第17-18页
        1.3.3 预告登记与异议登记第18-19页
第2章 预告登记制度的比较研究第19-27页
    2.1 德国的预告登记制度第19-21页
        2.1.1 德国现行法律规定第19-21页
        2.1.2 德国的预告登记制度的特点第21页
    2.2 瑞士的预告登记制度第21-23页
        2.2.1 瑞士现行法律规定第22页
        2.2.2 瑞士的预告登记制度的特点第22-23页
    2.3 日本的预告登记制度第23-25页
        2.3.1 日本现行法律规定第23-24页
        2.3.2 日本的预告登记制度的特点第24-25页
    2.4 台湾地区的预告登记制度第25-26页
        2.4.1 台湾地区现行法律规定第25页
        2.4.2 台湾地区的预告登记制度的特点第25-26页
    2.5 比较考察的结论与评价第26-27页
第3章 我国的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的历史沿革第27-34页
    3.1《物权法》颁布前的立法实践第27-30页
        3.1.1 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制度第27-28页
        3.1.2 相关地方性法规第28-30页
    3.2 我国《物权法》确立的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第30-32页
        3.2.1《物权法》确立预告登记制度的内涵第30-31页
        3.2.2《物权法》确立预告登记制度的评析第31-32页
        3.2.3《物权法》出台后地方法规对预告登记制度的修订第32页
    3.3《房屋登记办法》规定的预告登记制度第32-34页
第4章 我国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的立法完善第34-45页
    4.1 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在我国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第34-38页
        4.1.1 适用范围过于狭窄第34-35页
        4.1.2 发生消灭条件规定不完善第35-36页
        4.1.3 主要效力规定缺失第36-37页
        4.1.4 登记机关和程序不明确第37-38页
        4.1.5 申请审查不具有操作性第38页
    4.2 我国预告登记制度的完善建议第38-45页
        4.2.1 制定不动产登记法第39页
        4.2.2 扩大预告登记的适用范围第39-41页
        4.2.3 详细规定预告登记的发生和消灭条件第41页
        4.2.4 正确界定预告登记制度的效力第41-42页
        4.2.5 完善登记机构设置及相关程序规定第42-43页
        4.2.6 确立预告登记申请的审查形式第43-45页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专利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的完善
下一篇: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清代朝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