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主要英文缩写词表 | 第14-16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6-28页 |
1.1 卵巢癌概述及临床治疗 | 第16-18页 |
1.1.1 卵巢癌起源及发病 | 第16-17页 |
1.1.2 卵巢癌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 第17-18页 |
1.2 顺铂的作用机制 | 第18-22页 |
1.2.1 顺铂的作用机制 | 第19-20页 |
1.2.2 顺铂耐受的分子机制 | 第20-22页 |
1.3 线粒体生物合成与癌症 | 第22-28页 |
1.3.1 线粒体调控网络 | 第23-24页 |
1.3.2 PGC-1家族辅助激活因子与线粒体生物合成及功能的转录性调控 | 第24-28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8-70页 |
2.1 人卵巢癌耐药SKOV3/DDP细胞较人卵巢癌亲本SKOV3细胞具有较高的线粒体生物合成水平 | 第28-40页 |
2.1.1 前言 | 第28-30页 |
2.1.2 材料与方法 | 第30-34页 |
2.1.3 实验结果 | 第34-38页 |
2.1.4 讨论 | 第38-40页 |
2.1.5 小结 | 第40页 |
2.2 顺铂通过上调耐药细胞PGC1α激活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通路维持了线粒体数量及功能 | 第40-55页 |
2.2.1 前言 | 第40-41页 |
2.2.2 材料与方法 | 第41-46页 |
2.2.3 实验结果 | 第46-53页 |
2.2.4 讨论 | 第53-54页 |
2.2.5 小结 | 第54-55页 |
2.3 特异性敲除PGC1α增加了卵巢癌顺铂耐药SKOV3/DDP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 第55-70页 |
2.3.1 前言 | 第55-56页 |
2.3.2 材料与方法 | 第56-60页 |
2.3.3 实验结果 | 第60-68页 |
2.3.4 讨论 | 第68-69页 |
2.3.5 小结 | 第69-70页 |
第3章 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8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