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符号说明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第13-16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某珊瑚礁体竖向渗透性实验探究 | 第18-34页 |
2.1 引言 | 第18-19页 |
2.2 钙质砂现场双环渗透试实验 | 第19-20页 |
2.3 干密度对钙质砂渗透性的影响 | 第20-23页 |
2.3.1 灌水法测钙质砂的自然密度及含水率测试 | 第20-22页 |
2.3.2 干密度对钙质砂渗透性的影响 | 第22-23页 |
2.4 压实度对钙质砂渗透性的影响 | 第23-25页 |
2.4.1 实验仪器 | 第23-24页 |
2.4.2 实验步骤及方法 | 第24-25页 |
2.5 颗粒级配对渗透性的影响 | 第25-31页 |
2.5.1 不均匀系数C_u对渗透系数的影响 | 第27-28页 |
2.5.2 d_4/d_(60)~n/lgC_u对渗透系数的影响 | 第28-31页 |
2.6 钙质砂的计算公式 | 第31-33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钙质砂土层的抽水试验 | 第34-58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本抽水试验的基本规定及技术要求 | 第34-35页 |
3.2.1 抽水孔的选择和布置 | 第34页 |
3.2.2 抽水孔的类型及结构 | 第34页 |
3.2.3 抽水试验的降深及稳定延续时间 | 第34-35页 |
3.2.4 抽水试验的仪器设备 | 第35页 |
3.2.5 抽水水泵 | 第35页 |
3.2.6 测量工具 | 第35页 |
3.3 现场试验工作 | 第35-36页 |
3.3.1 钻探 | 第35-36页 |
3.3.2 设备的安装 | 第36页 |
3.3.3 洗孔、试验抽水和观测静止水位 | 第36页 |
3.3.4 稳定流抽水试验 | 第36页 |
3.4 本次抽水试验总体情况的阐述 | 第36-39页 |
3.4.1 试验地段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 第36-37页 |
3.4.2 抽水孔结构和试验方法 | 第37页 |
3.4.3 试验情况和问题 | 第37页 |
3.4.4 涌水量计算公式的选择 | 第37-39页 |
3.5 抽水试验数据记录和计算 | 第39-55页 |
3.5.1 第一抽水深度 | 第39-48页 |
3.5.2 第二抽水深度 | 第48-55页 |
3.6 本章总结 | 第55-58页 |
3.6.1 成果质量的评价和确定推荐值的论据 | 第55-56页 |
3.6.2 小结 | 第56页 |
3.6.3 抽水试验的建议 | 第56-58页 |
第四章 钙质砂电导率一维淡化模型 | 第58-74页 |
4.1 引言 | 第58-59页 |
4.2 测量仪器及其原理 | 第59-60页 |
4.2.1 CS650土壤三参数 | 第59页 |
4.2.2 CR1000数据采集器 | 第59-60页 |
4.2.3 TE525MM雨量筒 | 第60页 |
4.3 土体电导率与体积含水率的关系 | 第60-64页 |
4.3.1 钙质砂电导率与体积含水率的统计数据 | 第60-62页 |
4.3.2 温度的影响及钙质砂电导率和体积含水率的规律 | 第62-64页 |
4.4 钙质砂电导率和孔隙水电导率 | 第64-68页 |
4.4.1 单粒径钙质砂电导率与孔隙水电导率 | 第64-66页 |
4.4.2 多粒径钙质砂电导率与孔隙水电导率 | 第66-68页 |
4.5 降雨量与钙质砂电导率的关系 | 第68-73页 |
4.5.1 降雨量与钙质砂电导率的统计数据 | 第68-69页 |
4.5.2 钙质砂电导率与雨量的关系 | 第69-70页 |
4.5.3 钙质砂电导率与雨量及深度的关系 | 第70-7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珊瑚岛地下水质的变化规律 | 第74-90页 |
5.1 引言 | 第74页 |
5.2 现场钻孔工艺及技术要点描述 | 第74-75页 |
5.3 各监测孔电导率的变化 | 第75-79页 |
5.3.1 单孔电导率的变化 | 第75-76页 |
5.3.2 浅层电导率等值线图 | 第76-79页 |
5.4 监测孔氯离子浓度 | 第79-88页 |
5.4.1 Manta 2水质仪的介绍 | 第79-81页 |
5.4.2 氯离子同一深度不同时间段的对比 | 第81-83页 |
5.4.3 氯离子同一时间段不同深度的对比 | 第83-86页 |
5.4.4 珊瑚礁砂地下水淡化特点的讨论 | 第86-8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0-92页 |
6.1 结论 | 第90-91页 |
6.2 展望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8页 |
致谢 | 第98-100页 |
硕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