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信誉和评价的P2P网络信任模型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0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7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7-8页
   ·本文的工作和章节安排第8-10页
第二章 P2P网络技术概述第10-19页
   ·P2P网络的起源第10页
   ·PZP模式与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第10-13页
   ·P2P网络技术发展概述第13-14页
     ·混合式的P2P网络第13页
     ·无结构P2P网络第13-14页
     ·结构化P2P网络第14页
   ·P2P网络的应用第14-17页
   ·P2P网络安全问题第17-18页
     ·节点和系统安全问题第17页
     ·数据安全问题第17-18页
     ·网络穿越安全问题第18页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三章 P2P网络中的信任模型第19-23页
   ·信任概述第19-20页
     ·信任的定义第19页
     ·信任的属性第19-20页
   ·信任机制的组成第20页
   ·信任模型的分类第20-21页
   ·信任模型的设计标准第21-22页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四章 基于信誉和评价的P2P信任模型第23-36页
   ·信誉与信誉系统第23-24页
     ·信誉的概念第23页
     ·信誉系统第23-24页
   ·基于信誉的信任模型基本运行机理第24-25页
   ·几种典型的基于信誉的信任模型第25-33页
   ·几种典型的信任模型性能分析第33-34页
   ·现有的P2P信任模型存在的一些不足第34页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五章 一种改进的基于信誉和评价的信任模型第36-42页
   ·节点的直接信任值第36-37页
     ·时间衰减函数与直接信任值的关系第36-37页
   ·节点的平均信誉值第37-38页
   ·节点间的协同作弊第38-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六章 信任模型的仿真及实验分析第42-45页
   ·仿真的实验目的第42页
   ·仿真的实验环境及参数设置第42页
   ·仿真及实验结果分析第42-44页
     ·不同规模的恶意节点下SDR比较第42-43页
     ·不同初始值下的SDR的比较第43页
     ·信任衰减下的SDR比较第43-44页
     ·节点协同作弊下的SDR比较第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45-46页
   ·本文的工作第45页
   ·下一步的工作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49页
附录第49-50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波分析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南康市城市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