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美学论文--美学与现实社会生活论文

唯物史观语境下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9页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第7-9页
        一、选题来源第7-8页
        二、选题意义第8-9页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第9-16页
        一、国内研究动态第9-14页
        二、国外研究动态第14-16页
    第三节 论文结构及基本思路第16-19页
        一、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6页
        二、论文研究方法第16-19页
第二章“日常生活审美化”兴起的哲学背景及其理论发展第19-33页
    第一节 “日常生活审美化”兴起的哲学背景第19-26页
        一、生活世界的回归第19-22页
        二、审美现代性的来临第22-26页
    第二节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提出及理论发展第26-33页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提出第26-29页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论发展脉络第29-31页
        三、马克思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审视第31-33页
第三章 基于唯物史观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批判第33-45页
    第一节 日常生活的“沉沦”第33-37页
        一、日常生活“陌生化”第33-35页
        二、日常生活“符码化”第35-36页
        三、日常生活“虚拟化”第36-37页
    第二节 审美“沦陷”第37-39页
        一、审美“泛滥”第37-38页
        二、审美“救赎功能”的丧失第38页
        三、审美“被利用”第38-39页
    第三节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实质第39-45页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是资本与科技和美共谋的产物第39-41页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对人本真存在的再一次毁灭第41-42页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体现了人对“回归生活世界的向往”和“实现审美自由”的需求第42-45页
第四章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拯救:日常生活与审美的双重救赎第45-53页
    第一节 日常生活与审美的关系——内在同一与契合第45-48页
        一、日常生活与审美的内在同一与契合,首先在于两者之间有一种历史逻辑的特殊维系和规定第45-46页
        二、日常与审美的同一与契合,从理论层面分析,还有其内在本质的特殊关系与规定第46-48页
    第二节 以“审美”重建日常生活第48-50页
        一、发挥艺术的创造性特征第48页
        二、彰显艺术表现理性第48-49页
        三、回归审美反思性第49-50页
    第三节 拯救审美离不开“日常生活”的土壤第50-53页
        一、发挥日常生活的革命的实践性第50页
        二、发挥日常生活的个体性第50-51页
        三、发挥日常生活的可塑性第51-53页
第五章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当代价值第53-59页
    第一节 “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的现代性审视第53-55页
        一、从人的存在方式上看待现代性第53-54页
        二、从历史的必然性维度上看待现代性第54页
        三、从中国的现实发展道路上看待现代性第54-55页
    第二节 当代中国的“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第55-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致谢第63-65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孔性别二态线索影响招聘决策的眼动与行为研究
下一篇:湘南地区汉族丧葬仪式的宗教人类学研究--以祁东县Z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