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 | 第17-19页 |
1.4.1 本文的创新 | 第17-18页 |
1.4.2 本文的不足 | 第18-19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9-25页 |
2.1 电子商务理论概述 | 第19-20页 |
2.1.1 电子商务的概念及特点 | 第19页 |
2.1.2 电子商务的分类 | 第19-20页 |
2.2 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理论概述 | 第20-22页 |
2.2.1 盈利模式的定义 | 第20-21页 |
2.2.2 盈利模式的构成要素 | 第21-22页 |
2.3 B2C电子商务概述 | 第22-25页 |
2.3.1 B2C电子商务的特点及分类 | 第22-23页 |
2.3.2 B2C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现状 | 第23-25页 |
第3章 京东盈利模式分析 | 第25-39页 |
3.1 京东背景介绍 | 第25-29页 |
3.1.1 京东发展历程 | 第25-26页 |
3.1.2 京东的股权结构 | 第26页 |
3.1.3 京东的业务模块介绍 | 第26-29页 |
3.2 京东盈利模式研究 | 第29-36页 |
3.2.1 京东的战略变迁 | 第29-31页 |
3.2.2 京东的盈利模式演变 | 第31-36页 |
3.3 京东盈利模式的特点 | 第36-39页 |
第4章 京东盈利模式运行效果对比分析 | 第39-54页 |
4.1 京东盈利能力横向对比分析 | 第39-44页 |
4.1.1 京东经营业绩情况分析 | 第39-41页 |
4.1.2 营业收入增长率分析 | 第41-42页 |
4.1.3 毛利率分析 | 第42-44页 |
4.2 京东营运能力横向对比分析 | 第44-49页 |
4.2.1 存货周转率分析 | 第44-45页 |
4.2.2 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 | 第45-46页 |
4.2.3 流动资产周转率分析 | 第46-47页 |
4.2.4 固定资产周转率分析 | 第47-48页 |
4.2.5 总资产周转率分析 | 第48-49页 |
4.3 京东获现能力横向对比分析 | 第49-51页 |
4.3.1 销售现金比率分析 | 第49-50页 |
4.3.2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分析 | 第50-51页 |
4.4 京东股价和市值横向对比分析 | 第51-54页 |
第5章 京东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54-60页 |
5.1 利润亏损 | 第54-55页 |
5.2 营收增长率下降 | 第55-56页 |
5.3 毛利率过低 | 第56-58页 |
5.4 盈利模式缺乏持续创新 | 第58页 |
5.5 滥用低价导致品牌稀释 | 第58-59页 |
5.6 资产过“重”导致后续乏力 | 第59-60页 |
第6章 京东盈利模式的优化建议 | 第60-66页 |
6.1 设法扭转亏损,获得可持续盈利 | 第60-61页 |
6.1.1 合理扩张,兼顾利润 | 第60页 |
6.1.2 提升环节协同效率,打造整体最优 | 第60-61页 |
6.2 提高营收增长率 | 第61-62页 |
6.2.1 转变战略思路,转向精耕细作 | 第61页 |
6.2.2 加快基础设施全面对外开放,形成规模收入 | 第61-62页 |
6.3 提高毛利率 | 第62-63页 |
6.3.1 增收减支,加大差价空间 | 第62-63页 |
6.3.2 继续发展平台商家,提高平台收入 | 第63页 |
6.4 创新盈利模式,寻求新业务 | 第63-64页 |
6.5 进一步树立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竞争力 | 第64-65页 |
6.6 努力“变轻”,注重服务转型 | 第65-66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