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生新闻狂热追捧之后的冷静思考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第一节 问题背景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第三节 待答问题 | 第11页 |
第四节 名词及定义 | 第11-12页 |
第五节 研究范围及限制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电视民生新闻的基本理论 | 第13-19页 |
第一节 电视民生新闻的起源兴盛 | 第13-16页 |
第二节 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趋势 | 第16-18页 |
第三节 电视民生新闻的内涵特征 | 第18页 |
第四节 电视民生新闻的时代意义 | 第18-19页 |
第三章 电视民生新闻的制作过程 | 第19-26页 |
第一节电视民生新闻选题 | 第19-22页 |
第二节 电视民生新闻策划 | 第22-23页 |
第三节 电视民生新闻采访 | 第23-26页 |
第四章 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存在的问题 | 第26-31页 |
第一节 偏颇的拟态环境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审丑心理的膨胀 | 第27-28页 |
第三节 媒体越位审判的负面影响 | 第28-29页 |
第四节 采访与编辑形式弱化 | 第29页 |
第五节 农民民生新闻中失语 | 第29-31页 |
第五章 电视民生新闻未来出路的思考 | 第31-36页 |
第一节电视民生新闻在未来传媒中的前景 | 第31-33页 |
第二节 电视民生新闻实现自我超越 | 第33-36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36-38页 |
第一节 民生新闻冷静后思考 | 第36-37页 |
第二节 民生新闻的时代意义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