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土壤学论文--森林土壤理化性质论文

冻融过程对5种长白山森林土壤碳氮转化的影响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前言第14-19页
    1.1 概述第14-16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6-17页
    1.3 本文研究意义第17-19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9-24页
    2.1 试验样地简介第19-20页
    2.2 试验设计与方法第20-22页
        2.2.1 春季解冻过程对土壤碳氮转化的影响第20页
        2.2.2 秋季结冻过程对土壤碳氮转化的影响第20页
        2.2.3 试验测定方法第20-22页
            2.2.3.1 土壤NH_4~+-N和NO_3~--N的测定第20-21页
            2.2.3.2 土壤净硝化和净矿化的计算第21页
            2.2.3.3 土壤微生物量碳(M_C)、氮(M_N)测定第21页
            2.2.3.4 土壤微生物量碳(M_C)、氮(M_N)测定方法第21-22页
        2.2.4 土壤可溶性总碳(TSC)、氮(TSN)测定第22页
        2.2.5 样品理化性质的测定第22页
    2.3 数据分析第22-24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4-64页
    3.1 冻融变化对森林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第24-26页
        3.1.1 春季解冻期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第24-25页
        3.1.2 秋季结冻期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第25-26页
    3.2 冻融变化期间温度变化第26-28页
        3.2.1 春季冻融期气温变化第26-27页
        3.2.2 秋季冻融期气温变化图第27-28页
    3.3 冻融变化对森林土壤微生物量碳(M_C)的影响第28-31页
        3.3.1 春季解冻过程对森林土壤微生物量碳(M_C)的影响第28-30页
        3.3.2 秋季结冻期对森林土壤微生物量碳(M_C)的影响第30-31页
    3.4 冻融变化对森林土壤微生物量氮(M_N)的影响第31-35页
        3.4.1 春季解冻过程对森林土壤微生物量氮(M_N)的影响第31-33页
        3.4.2 秋季结冻过程对森林土壤微生物量氮(M_N)的影响第33-35页
    3.5 冻融变化对微生物碳氮构成影响第35-37页
        3.5.1 春季解冻过程对微生物碳氮构成影响第35-36页
        3.5.2 秋季结冻过程对微生物碳氮构成影响第36-37页
    3.6 冻融变化对森林土壤可溶性总碳(TSC)的影响第37-41页
        3.6.1 春季解冻过程对森林土壤可溶性总碳(TSC)的影响第37-39页
        3.6.2 秋季结冻过程对森林土壤可溶性全碳(TSC)的影响第39-41页
    3.7 冻融变化对森林土壤可溶性总氮(TSN)的影响第41-45页
        3.7.1 春季解冻期对森林土壤可溶性总氮(TSN)的影响第41-43页
        3.7.2 秋季结冻期对森林土壤可溶性总氮(TSN)的影响第43-45页
    3.8 冻融变化对土壤NH_4~+-N量的影响第45-49页
        3.8.1 春季解冻期间对土壤NH_4~+-N量的影响第45-47页
        3.8.2 秋季结冻期间对土壤NH_4~+-N量的影响第47-49页
    3.9 冻融变化对土壤NO_3~--N量的影响第49-53页
        3.9.1 春季解冻过程对土壤NO_3~--N量的影响第49-51页
        3.9.2 秋季结冻过程对土壤NO_3~--N量的影响第51-53页
    3.10 冻融变化对无机氮的影响第53-57页
        3.10.1 春季解冻期对无机氮的影响第53-55页
        3.10.2 秋季冻结期对无机氮的影响第55-57页
    3.11 冻融变化对矿化的影响第57-64页
        3.11.1 春季解冻过程对净硝化速率影响第57-58页
        3.11.2 秋季结冻过程对净硝化速率影响第58-60页
        3.11.3 春季解冻期化对净氮矿化速率影响第60-61页
        3.11.4 秋季结冻期化对净氮矿化速率影响第61-64页
第四章 讨论第64-69页
    4.1 冻融循环对微生物量的影响第64-65页
    4.2 冻融循环对土壤TSC、TSN的影响第65-66页
    4.3 冻融循环对NH_4~+-N和NO_3~--N的影响第66-67页
    4.4 冻融循环对净氮矿化的影响第67-69页
第五章 结论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80页
致谢词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级稻春优84重组自交系遗传图谱构建及其籽粒和叶片性状QTL定位
下一篇:日粮添加黑沙蒿对绒山羊育肥性能、屠宰性能及其肉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