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引言 | 第10-13页 |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0-11页 |
1.1.1 城市绿地 | 第10页 |
1.1.2 公园绿地 | 第10页 |
1.1.3 社区公园 | 第10页 |
1.1.4 公园改造 | 第10-11页 |
1.2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1 我国城市居住区发展所需 | 第11页 |
1.2.2 老旧社区公园发展过程中具有局限性 | 第11页 |
1.2.3 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加剧社区公园改造的迫切性 | 第11页 |
1.3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3-15页 |
2.1 国外城市公园改造发展状况 | 第13页 |
2.2 国内城市社区公园改造发展状况 | 第13-14页 |
2.3 国内外公园改造内涵表现 | 第14-15页 |
3 包头乌素图公园改造设计 | 第15-60页 |
3.1 项目背景 | 第15-24页 |
3.1.1 项目区位及自然条件 | 第15页 |
3.1.2 项目场地分析 | 第15-16页 |
3.1.3 公园现有园路分析 | 第16-17页 |
3.1.4 公园现有植物分析 | 第17页 |
3.1.5 现有建筑小品设施分析 | 第17-18页 |
3.1.6 公园现分区分析 | 第18-22页 |
3.1.7 人群、人流分析 | 第22-23页 |
3.1.8 分析总结 | 第23-24页 |
3.1.9 改造策略 | 第24页 |
3.2 改造理念 | 第24-25页 |
3.2.1 通过合理划分空间,实现与自然对话 | 第24页 |
3.2.2 运用可持续发展理念提高居民生活舒适度 | 第24-25页 |
3.2.3 注重体现社区文化 | 第25页 |
3.2.4 合理修建休闲娱乐设施,增加邻里社交机会 | 第25页 |
3.3 乌素图公园改造设计总体布局 | 第25-26页 |
3.4 功能分区 | 第26-30页 |
3.4.1 安静游览区 | 第27-28页 |
3.4.2 入口区 | 第28页 |
3.4.3 观景游览区 | 第28-29页 |
3.4.4 湖光山色区 | 第29页 |
3.4.5 娱乐运动区 | 第29-30页 |
3.5 地形改造设计 | 第30-31页 |
3.6 水体改造设计 | 第31-34页 |
3.6.1 驳岸改造设计 | 第32-33页 |
3.6.2 亲水平台改造设计 | 第33-34页 |
3.7 建筑改造设计 | 第34-36页 |
3.7.1 服务建筑 | 第34页 |
3.7.2 休息建筑 | 第34-36页 |
3.7.3 专用建筑 | 第36页 |
3.8 植物改造设计 | 第36-50页 |
3.8.1 植物配置原则 | 第37-38页 |
3.8.2 植物品种选择 | 第38-40页 |
3.8.3 公园植物季相改造设计 | 第40-42页 |
3.8.4 分区详细植物配置改造设计 | 第42-50页 |
3.9 游赏系统改造设计 | 第50-52页 |
3.9.1 园路类型 | 第50-51页 |
3.9.2 园路风格 | 第51-52页 |
3.9.3 道路铺装 | 第52页 |
3.9.4 广场 | 第52页 |
3.10 服务设施及小品改造设计 | 第52-57页 |
3.10.1 园椅与园凳 | 第52-54页 |
3.10.2 垃圾桶 | 第54-55页 |
3.10.3 标识系统 | 第55-57页 |
3.10.4 雕塑 | 第57页 |
3.11 照明设备改造设计 | 第57-60页 |
4 结束语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作者简介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