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网络理财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以福厦泉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导论 | 第7-14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8-11页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13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3.3 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第2章 互联网理财及我国家庭金融资产现状 | 第14-22页 |
2.1 中国家庭金融资产结构分析 | 第14-17页 |
2.1.1 中国家庭金融资产总量增长迅速 | 第14-15页 |
2.1.2 中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比例较低 | 第15页 |
2.1.3 中国家庭可投资资产逐年增加 | 第15-16页 |
2.1.4 中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特点 | 第16-17页 |
2.2 互联网理财行业分析 | 第17-22页 |
2.2.1 网络理财市场现状 | 第17-18页 |
2.2.2 移动网络理财APP发展背景 | 第18-19页 |
2.2.3 移动端网络理财用户特征 | 第19-20页 |
2.2.4 网络理财投资行为偏好 | 第20-22页 |
第3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22-34页 |
3.1 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相关理论 | 第22-25页 |
3.1.1 资产选择理论 | 第22-23页 |
3.1.2 投资组合理论 | 第23-24页 |
3.1.3 期望效用理论 | 第24-25页 |
3.2 互联网金融理财的内涵及特征 | 第25-26页 |
3.2.1 互联网金融理财的内涵 | 第25页 |
3.2.2 互联网金融理财的特征 | 第25-26页 |
3.3 家庭网络理财行为 | 第26-28页 |
3.3.1 家庭网络理财行为及特征 | 第26-27页 |
3.3.2 家庭网络理财行为的动机 | 第27页 |
3.3.3 家庭网络理财行为的决策机制 | 第27-28页 |
3.4 影响家庭网络理财的行为因素 | 第28-32页 |
3.4.1 家庭收入 | 第29-30页 |
3.4.2 家庭的经济预期 | 第30页 |
3.4.3 网络宽带与智能手机 | 第30-31页 |
3.4.4 户主个人特征 | 第31-32页 |
3.4.5 其他因素 | 第32页 |
3.5 研究假设 | 第32-34页 |
第4章 描述性统计分析及实证研究 | 第34-47页 |
4.1 家庭网络理财行为—基于福厦泉的调研 | 第34-39页 |
4.1.1 调研目标的选择 | 第34-35页 |
4.1.2 调研的主要内容 | 第35页 |
4.1.3 家庭网络理财行为的描述性统计 | 第35-39页 |
4.2 家庭网络理财行为的实证分析 | 第39-45页 |
4.2.1 模型构建 | 第39-40页 |
4.2.2 变量选择与描述 | 第40-43页 |
4.2.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7-50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7-48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附录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