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过渡金属催化C-N键的形成反应研究及应用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51页
    1.1 引言第11-12页
    1.2 碳-氮键形成反应类型与研究进展第12-26页
        1.2.1 偶联反应形成碳-氮键第13-20页
        1.2.2 加氢胺化反应形成碳-氮键第20-26页
    1.3 过渡金属催化C-N键形成的反应研究第26-34页
        1.3.1 钯催化C-N键形成的反应研究第26-28页
        1.3.2 镍催化C-N键形成的反应研究第28-29页
        1.3.3 锌催化C-N键形成的反应研究第29-31页
        1.3.4 铁催化C-N键形成的反应研究第31-32页
        1.3.5 其他过渡金属催化C-N键形成的反应研究第32-34页
    1.4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以及研究思路第34-36页
    参考文献第36-51页
第二章 实验原料和表征方法第51-55页
    2.1 化学试剂和仪器设备第51-52页
        2.1.1 化学试剂第51页
        2.1.2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第51-52页
    2.2 材料的表征方法第52-55页
        2.2.1 元素分析(CHN)第52页
        2.2.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nductive Coupled Plasma Emission Spectrometer,ICP)第52页
        2.2.3 热重分析(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或TGA)第52页
        2.2.4 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第52页
        2.2.5 傅立叶变换红外(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 FT-IRSpect rometer)第52页
        2.2.6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第52页
        2.2.7 拉曼散射光谱(Raman spectra,Raman)第52页
        2.2.8 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 ultraviolet-visible- near infraredabsorption spectrometry, UV-VIS-NIR)第52页
        2.2.9 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 i 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第52-53页
        2.2.10 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第53页
        2.2.11 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第53页
        2.2.12 吸附等温线第53页
        2.2.13 近红外(NIR)光热效应第53页
        2.2.14 光催化分解水产氢第53-55页
第三章 过渡金属钛催化腈基形成1,3,5-均三嗪结构化合物第55-73页
    3.1 前言第55-58页
    3.2 1,3,5-均三嗪衍生物的实验部分第58-62页
        3.2.1 乙腈聚合物[(CH3_)_3C_3N_3]单晶的制备方法第58-59页
        3.2.2 乙腈聚合物[(CH_3)_3C_3N_3]单晶的结构解析方法第59-60页
        3.2.3 苯甲腈聚合物[(C_6H_6)_3C_3N_3]单晶的制备方法第60页
        3.2.4 苯甲腈聚合物[(C_6H_6)_3C_3N_3]单晶的结构解析方法第60-62页
    3.3 1,3,5-均三嗪衍生物的单晶与表征结果与讨论第62-64页
        3.3.1 乙腈聚合物[(CH_3)_3C_3N_3]单晶结构分析第62页
        3.3.2 乙腈聚合物[(CH_3)_3C_3N_3]单晶的粉末X-射线衍射(PXRD)图谱分析与讨论第62-63页
        3.3.3 苯甲腈聚合物[(C_6H_6)_3C_3N_3]单晶结构分析第63页
        3.3.4 苯甲腈聚合物[(C_6H_6)_3C_3N_3]晶体的粉末X-射线衍射(PXRD)图分析与讨论第63-64页
    3.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3页
第四章 过渡金属钛催化钛基笼状晶体配合物的C-N键的形成以及机理研究第73-89页
    4.1 前言第73-75页
    4.2 实验部分-钛基笼状配合物单晶的制备第75-76页
    4.3 钛基笼状配合物单晶的结构解析第76-78页
        4.3.1 钛基笼状配合物单晶的结构测定和结晶学数据表第76-77页
        4.3.2 钛基笼状配合物单晶的结构描述第77-78页
    4.4 钛基笼状晶体配合物结构表征与结果讨论第78-83页
        4.4.1 钛基笼状晶体配合物的元素分析第78页
        4.4.2 钛基笼状配合物的热重分析(TGA)第78-79页
        4.4.3 钛基笼状配合物的孔结构分析第79-80页
        4.4.4 钛基笼状晶体配合物的相纯度分析第80-81页
        4.4.5 钛基笼状晶体配合物的机理研究第81-83页
    4.5 本章小结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9页
第五章 过渡金属锌催化氮掺杂层状多孔碳材料的合成以及性能研究第89-113页
    5.1 前言第89-92页
    5.2 实验部分第92-94页
        5.2.1 一锅法制备氮掺杂层状多孔碳材料(NPC-1000)第92页
        5.2.2 Pt纳米粒子的合成第92页
        5.2.3 材料吸附有机染料性能测试第92-93页
        5.2.4 光催化分解H_2O性能测试第93-94页
    5.3 氮掺杂层状多孔碳材料的表征结果与分析讨论第94-103页
        5.3.1 氮掺杂层状多孔碳材料的实验原理第94-95页
        5.3.2 氮掺杂层状多孔碳材料的形貌分析第95-97页
        5.3.3 氮掺杂层状多孔碳材料的结构及成分分析第97-100页
        5.3.4 氮掺杂层状多孔碳材料的吸附性能表征分析第100-103页
    5.4 氮掺杂层状多孔碳材料的应用第103-106页
        5.4.1 氮掺杂层状多孔碳材料的有机染料吸附性能研究第103页
        5.4.2 氮掺杂层状多孔碳材料的光催化分解H_2O产氢活性研究第103-106页
    5.5 本章小结第106-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3页
第六章 全文工作总结第113-115页
致谢第115-117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可见光促进的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以及酮酸的脱羧脱羰基化反应方面的研究
下一篇:碱促进的自由基新反应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