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课题来源 | 第9-10页 |
1.2 等速万向节简介 | 第10-12页 |
1.3 球笼式等速万向节简介 | 第12-13页 |
1.4 课题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1.5 球笼式等速万向节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球笼式等速万向节的运动学分析 | 第19-29页 |
2.1 等速万向节理论 | 第19-20页 |
2.2 球笼式等速万向节运动学模型的建立 | 第20-22页 |
2.3 球笼式等速万向节等速性证明 | 第22-26页 |
2.3.1 星形套与钢球的运动关系 | 第22-24页 |
2.3.2 钟形壳与钢球的运动关系 | 第24-26页 |
2.4 球笼式等速万向节方向矩阵的计算 | 第26-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3章 球笼式等速万向节的受力及磨损分析 | 第29-46页 |
3.1 球笼式等速万向节的法向接触力分析 | 第29-34页 |
3.2 球笼式等速万向节的摩擦力分析 | 第34-39页 |
3.2.1 滚滑比S的数学模型 | 第34-36页 |
3.2.2 钢球与星形套内沟道(钟形壳外沟道)之间的摩擦力 | 第36-38页 |
3.2.3 钢球与保持架之间的摩擦力 | 第38-39页 |
3.3 球笼式等速万向节的磨损分析 | 第39-45页 |
3.3.1 磨损理论 | 第39-41页 |
3.3.2 球笼式等速万向节的磨损率计算及分析 | 第41-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球笼式等速万向节的Adams虚拟样机建模 | 第46-53页 |
4.1 Adams虚拟样机简介 | 第46页 |
4.2 球笼式等速万向节接触碰撞模型的建立 | 第46-49页 |
4.2.1 接触碰撞模型的建立 | 第46-47页 |
4.2.2 法向接触力模型的建立 | 第47-48页 |
4.2.3 切向接触力模型的建立 | 第48-49页 |
4.3 球笼式等速万向节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49-52页 |
4.3.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49-50页 |
4.3.2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50-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球笼式等速万向节Adams虚拟样机动力学仿真 | 第53-64页 |
5.1 轴间摆角为0°的仿真结果及对比分析 | 第53-58页 |
5.1.1 运动学特征仿真 | 第53-55页 |
5.1.2 动力学性能仿真 | 第55-58页 |
5.2 轴间摆角为35°的仿真结果及对比分析 | 第58-63页 |
5.2.1 运动学特征仿真 | 第58-60页 |
5.2.2 动力学性能仿真 | 第60-6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6.1 总结与展望 | 第64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