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新闻采访和报道论文

《人民日报》对呼和浩特市城市形象呈现研究(2000-2017)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8-13页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页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第8-11页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第11页
    (四)研究创新点第11-13页
一、城市形象及其媒体呈现第13-16页
    (一)相关概念阐释第13-14页
        1.“城市”与“形象”第13页
        2.城市形象第13-14页
    (二)媒体呈现城市形象的理论研究第14-16页
        1. 拟态环境第14-15页
        2. 刻板印象第15-16页
二、新世纪以来《人民日报》对呼和浩特市的报道分析第16-28页
    (一)取样说明第16页
    (二)类目构建第16-19页
        1. 报道内容第16-17页
        2. 报道体裁第17页
        3. 报道形式第17页
        4. 报道篇幅第17-18页
        5. 所在版面第18页
        6. 报道来源第18-19页
        7. 报道倾向第19页
    (三)信度效度检验第19-20页
        1. 信度检验第19页
        2. 效度检验第19-20页
    (四)统计结果第20-28页
        1. 年报道量趋于稳定,低于其他省会城市第25页
        2. 报道内容全面广泛,对市民形象的报道不多第25页
        3. 报道体裁中消息通讯较多、评论副刊较少第25页
        4. 报道篇幅呈现出由短至长逐渐递减的趋势第25-26页
        5. 报道形式以纯文字为主,图片使用率不高第26页
        6. 报道版面集中分布于前六版和第十一版第26页
        7. 报道来源基本为本报人员,原创性强第26-27页
        8. 报道立场以正面和中立或无明显倾向居多第27-28页
三、新世纪以来《人民日报》对呼和浩特市城市形象的呈现第28-44页
    (一)政府形象第28-30页
        1. 重点呈现了服务型政府形象第29页
        2. 呈现出积极履职、主动作为的政府形象第29-30页
        3. 建设廉洁型政府形象日趋重要第30页
    (二)经济形象第30-33页
        1. 重点呈现了城区、旗县协调发展的经济形象第31-32页
        2. 呈现出结构优化、绿色发展的经济形象第32页
        3. 经济形象趋于现代化、高科技化第32-33页
    (三)文化形象第33-35页
        1. 重点呈现了文、体、教、娱全面发展的文化形象第34页
        2. 呈现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形象第34-35页
        3. 文化形象具有鲜明的开放包容性第35页
    (四)社会形象第35-38页
        1. 重点呈现了安全稳定、保障健全的社会形象第36页
        2. 呈现出道德风尚较为良好的社会形象第36-37页
        3. 彰显了和谐幸福的社会形象第37-38页
    (五)环境形象第38-40页
        1. 重点呈现了日益改善的自然环境形象第38-39页
        2. 呈现出容貌整洁、绿化良好的城市环境形象第39-40页
        3. 城市环境形象新旧交融、逐步完善第40页
    (六)市民形象第40-44页
        1. 重点呈现了爱岗敬业的市民形象第41-42页
        2. 呈现出具有奉献精神、乐于助人的市民形象第42页
        3. 突出了市民自强进取的精神面貌第42-44页
四、新世纪以来《人民日报》对呼和浩特市形象呈现的启示第44-52页
    (一)呈现特色第44-45页
        1. 呈现形象立体丰满第44页
        2. 呈现手段丰富多样第44-45页
        3. 呈现立场积极正面第45页
    (二)呈现原因第45-47页
        1. 国家社会重视——城市形象日趋繁荣发展的宏观背景第45-46页
        2. 媒体定位契合——《人民日报》的根本性质和报道宗旨第46页
        3. 城市自身特点——呼和浩特市独特的地理与历史条件第46-47页
    (三)存在问题第47-49页
        1. 形象呈现的短板:轻描淡写的市民形象第47-48页
        2. 来源反馈的失语:备受冷落的报纸读者第48页
        3. 呈现方式的陈旧:循规蹈矩的报道模式第48-49页
    (四)改进建议第49-52页
        1. 挖掘普通人的闪光之处,协调形象的全面与重点第49-50页
        2. 多种方式鼓励读者投稿,开辟专栏营造传受互动第50页
        3. 在文本结构上寻找突破,在话语风格上追求创新第50-52页
结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4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国时期蒙古文报刊研究(1932-1945)
下一篇:卡斯特的信息技术范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