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多重文本中描述方式与反驳链条对误导信息加工的影响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1-12页
第1章 研究综述第12-37页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 文本阅读加工的经典阅读模型第13-16页
        1.1.1 建构整合模型第13页
        1.1.2 结构框架模型第13-14页
        1.1.3 共振模型第14页
        1.1.4 事件标记模型第14-15页
        1.1.5 因果网络模型第15-16页
        1.1.6 建构主义理论模型第16页
    1.2 多重文本研究的相关综述第16-25页
        1.2.1 多重文本的概念第17页
        1.2.2 科技文中信息加工的结构第17-18页
        1.2.3 多重文本的阅读加工模型第18-20页
        1.2.4 多重文本阅读的影响因素第20-23页
        1.2.5 描述方式对多重文本阅读影响的相关研究第23-25页
    1.3 语篇阅读中误导信息的研究综述第25-37页
        1.3.1 误导信息的概念及难以削弱的原因第25-26页
        1.3.2 反驳链条的概念及相关理论第26-30页
        1.3.3 反驳链条对误导信息修正的实证研究第30-34页
        1.3.4 可信性评定对误导信息修正的相关研究第34-37页
第2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第37-41页
    2.1 问题提出第37-40页
    2.2 研究假设第40-41页
第3章 实验研究第41-68页
    3.1 实验一不同的描述方式对误导信息加工的影响第41-52页
        3.1.1 实验目的第41页
        3.1.2 被试第41页
        3.1.3 实验材料第41-43页
        3.1.4 实验设计第43-44页
        3.1.5 实验程序第44-46页
        3.1.6 数据分析第46页
        3.1.7 实验结果第46-51页
        3.1.8 讨论第51-52页
    3.2 实验二反驳链条与描述方式对误导信息加工的影响第52-57页
        3.2.1 实验目的第52页
        3.2.2 被试第52页
        3.2.3 实验材料第52页
        3.2.4 实验设计第52页
        3.2.5 实验程序第52-53页
        3.2.6 数据分析第53页
        3.2.7 实验结果第53-57页
        3.2.8 讨论第57页
    3.3 实验一与实验二结果对比与分析第57-68页
        3.3.1 实验一与实验二在线结果对比分析第58-62页
        3.3.2 实验一与实验二离线结果对比分析第62-68页
第4章 综合讨论第68-73页
    4.1 不同描述方式与反驳链条对误导信息在线加工的影响第68-70页
    4.2 不同描述方式与反驳链条对误导信息离线加工的影响第70-73页
第5章 结论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80页
附录第80-88页
致谢第88-8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时态对汉语句子理解中动作—句子相符效应的影响
下一篇:反应模式对时间空间一致性效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