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58页 |
1.1 引言 | 第13页 |
1.2 肟类化合物参与的反应类型 | 第13页 |
1.3 肟作为导向基团实现C-H键活化反应 | 第13-23页 |
1.3.1 肟作为导向基团实现C(sp~2)-H键活化反应 | 第14-20页 |
1.3.2 肟作为导向基团实现C(sp~3)-H键活化反应 | 第20-23页 |
1.4 肟和肟酯通过N-O键断裂实现的环化偶联反应 | 第23-47页 |
1.4.1 肟和肟酯通过N-O键断裂实现异喹啉的合成 | 第23-27页 |
1.4.2 肟和肟酯通过N-O键断裂实现吡啶的合成 | 第27-32页 |
1.4.3 肟和肟酯通过N-O键断裂实现吡咯/2H吡咯的合成 | 第32-40页 |
1.4.4 肟和肟酯通过N-O键断裂实现其他杂环化合物的合成 | 第40-47页 |
1.5 肟和肟酯通过N-O键断裂实现的非环化偶联反应 | 第47-56页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56-58页 |
1.6.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56-57页 |
1.6.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57-58页 |
第二章 钯催化肟与烯基叠氮及肟自身的环化反应 | 第58-92页 |
2.1 研究背景 | 第58-60页 |
2.2 实验思路 | 第60-61页 |
2.3 本章内容 | 第61-71页 |
2.3.1 反应试剂 | 第61-64页 |
2.3.2 产物表征 | 第64页 |
2.3.3 典型实验操作 | 第64页 |
2.3.4 条件优化 | 第64-66页 |
2.3.5 底物适用性研究 | 第66-69页 |
2.3.6 机理研究及反应机理 | 第69-71页 |
2.4 数据及图谱 | 第71-9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三章 铁催化肟酯与烯基叠氮的[2+3]环化反应 | 第92-121页 |
3.1 研究背景 | 第92-93页 |
3.1.1 2H咪唑衍生物介绍 | 第92页 |
3.1.2 2H咪唑衍生物的研究背景 | 第92-93页 |
3.2 研究思路 | 第93页 |
3.3 本章内容 | 第93-101页 |
3.3.1 反应试剂 | 第93-95页 |
3.3.2 产物表征 | 第95页 |
3.3.3 典型实验操作 | 第95页 |
3.3.4 条件优化 | 第95-96页 |
3.3.5 底物适用性研究 | 第96-99页 |
3.3.6 产物的衍生应用 | 第99页 |
3.3.7 机理研究和反应机理 | 第99-101页 |
3.4 化合物谱图数据 | 第101-12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120-121页 |
第四章 铁催化肟酯与二羟基-1,4-二噻烷的[2+3]环化反应 | 第121-137页 |
4.1 研究背景 | 第121-122页 |
4.1.1 噻唑啉化合物介绍 | 第121页 |
4.1.2 △3-噻唑啉衍生物的研究背景 | 第121-122页 |
4.2 研究思路 | 第122页 |
4.3 本章内容 | 第122-127页 |
4.3.1 反应试剂 | 第122-124页 |
4.3.2 产物表征 | 第124页 |
4.3.3 典型实验操作 | 第124页 |
4.3.4 条件优化 | 第124-125页 |
4.3.5 底物适用性研究 | 第125-127页 |
4.4 化合物谱图数据 | 第127-13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36-137页 |
第五章 铜催化肟酯与黄原酸钾的[3+2]环化反应 | 第137-168页 |
5.1 研究背景 | 第137-138页 |
5.1.1 噻唑-2-醚类衍生物 | 第137-138页 |
5.1.2 噻唑-2-醚类衍生物的研究背景 | 第138页 |
5.2 研究思路 | 第138-139页 |
5.3 本章内容 | 第139-147页 |
5.3.1 反应试剂 | 第139-140页 |
5.3.2 产物表征 | 第140页 |
5.3.3 典型实验操作 | 第140页 |
5.3.4 条件优化 | 第140-141页 |
5.3.5 底物适用性研究 | 第141-145页 |
5.3.6 机理研究和反应机理 | 第145-147页 |
5.4 化合物谱图数据 | 第147-16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67-168页 |
第六章 铜催化肟酯与α酮酸的自由基偶联反应 | 第168-187页 |
6.1 研究背景 | 第168-169页 |
6.1.1 烯胺酮化合物 | 第168页 |
6.1.2 烯胺酮的研究背景 | 第168-169页 |
6.2 研究思路 | 第169-170页 |
6.3 本章内容 | 第170-176页 |
6.3.1 反应试剂 | 第170-171页 |
6.3.2 产物表征 | 第171-172页 |
6.3.3 典型实验操作 | 第172页 |
6.3.4 条件优化 | 第172-173页 |
6.3.5 底物适用性研究 | 第173-176页 |
6.3.6 反应机理 | 第176页 |
6.4 化合物谱图数据 | 第176-186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86-187页 |
第七章 锌促进肟酯与芳胺的贝克曼重排反应 | 第187-217页 |
7.1 研究背景 | 第187-189页 |
7.1.1 脒类化合物 | 第187页 |
7.1.2 贝克曼中间体的捕捉以构建脒类化合物 | 第187-189页 |
7.2 研究思路 | 第189页 |
7.3 本章内容 | 第189-196页 |
7.3.1 反应试剂 | 第189-190页 |
7.3.2 产物表征 | 第190页 |
7.3.3 典型实验操作 | 第190-191页 |
7.3.4 反应优化 | 第191-192页 |
7.3.5 底物适用性研究 | 第192-195页 |
7.3.6 反应机理 | 第195-196页 |
7.4 化合物谱图数据 | 第196-216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216-217页 |
全文总结 | 第217-219页 |
参考文献 | 第219-237页 |
附录I 化合物数据一览表 | 第237-242页 |
附录II 化合物核磁谱图 | 第242-52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24-526页 |
致谢 | 第526-527页 |
附件 | 第5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