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土力学论文--地基变形论文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沉降特性的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8页
   ·课题背景第12-13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3-15页
   ·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5-25页
     ·垃圾填埋场的沉降机理和沉降阶段第15-16页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稳定化进程的划分第16-17页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沉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5页
   ·研究思路及所做的主要工作第25-28页
     ·研究内容第25-26页
     ·技术路线第26-27页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27-28页
第二章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主压缩沉降的试验研究第28-44页
   ·试验目的第29页
   ·试验材料与配比方案第29-31页
   ·生活垃圾物理特性的室内试验第31-33页
     ·生活垃圾中有机质含量的试验测定第31-32页
     ·含水率的试验测定第32页
     ·垃圾比重的试验测定第32-33页
     ·垃圾孔隙比的试验测定第33页
     ·垃圾干密度的试验测定第33页
   ·主压缩沉降试验的研究第33-38页
     ·试验设备的研制第33-36页
     ·试验方案与试验过程第36-38页
   ·主压缩沉降试验结果第38-42页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三章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主压缩沉降的数值模拟第44-62页
   ·主压缩沉降模型建立的基本假设第44-45页
   ·主压缩沉降试验的结果分析第45-47页
   ·修正主压缩指数的试验分析第47-52页
   ·主压缩沉降模型的建立第52-57页
     ·σ/ε-σ关系曲线分析第52-54页
     ·模型的建立第54-55页
     ·参数a,b的确定第55-57页
   ·算例的分析与比较第57-61页
     ·本文主压缩沉降试验计算验证第57-60页
     ·其他主压缩沉降试验计算验证第60页
     ·计算结果分析第60-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四章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次压缩沉降的试验研究第62-84页
   ·试验目的第64页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第64-65页
   ·试验设备第65-69页
   ·试验进程第69-71页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71-82页
     ·渗滤液试验结果与分析第71-77页
     ·气体的试验结果与分析第77-80页
     ·次压缩沉降的试验结果与分析第80-82页
   ·本章小结第82-84页
第五章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沉降的数值模拟第84-110页
   ·填埋场内气体流动状态的假设第85-87页
     ·按渗流场的稳定性分类第85页
     ·按渗流场的空间流向分类第85-87页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沉降模型的建立第87-98页
     ·模型建立的基本假设第88页
     ·主压缩的沉降模型第88-95页
     ·次压缩(生物降解)的沉降模型第95-97页
     ·气体压力控制方程的建立第97-98页
   ·方程求解第98-101页
   ·算例分析第101-107页
     ·本文压缩沉降试验的数值计算第101-105页
     ·应用实例计算第105-107页
   ·本章小结第107-110页
第六章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沉降的机理分析第110-116页
   ·主压缩沉降机理的分析第110-111页
   ·渗滤液回灌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结构原理第111-113页
   ·次压缩沉降机理的分析第113-114页
   ·垃圾填埋场的沉降及封场后的维护问题第114-116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16-120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第116-117页
   ·对下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第117-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32页
致谢第132-13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参与的科研活动第134-136页
 发表的论文第134页
 参与的科研活动第134-136页
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经历的简历第136页

论文共1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路径与机制--企业组织与城市的互动演化
下一篇:中国辽西早白垩世反鸟类化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