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9页 |
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2. 改善芒果苷溶解度的方法 | 第16-17页 |
2.1 结构修饰 | 第16-17页 |
2.2 制备成剂型 | 第17页 |
2.3 制备苷元 | 第17页 |
2.4 使用增溶剂 | 第17页 |
3. 芒果苷元的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3.1 芒果苷元的理化性质 | 第17-18页 |
3.2 芒果苷元的药理作用 | 第18-19页 |
3.2.1 抗肿瘤作用 | 第18页 |
3.2.2 降血糖作用 | 第18页 |
3.2.3 抗高尿酸血症作用 | 第18-19页 |
3.2.4 抗氧化作用 | 第19页 |
3.2.5 抗炎作用 | 第19页 |
3.2.6 抗高血脂症作用 | 第19页 |
3.3 芒果苷元的制备方法 | 第19-20页 |
3.3.1 全化学合成 | 第19-20页 |
3.3.2 半化学合成 | 第20页 |
4.固体分散体的研究进展 | 第20-24页 |
4.1 固体分散体的分类 | 第20-21页 |
4.1.1 速释型固体分散体 | 第20-21页 |
4.1.2 缓控型固体分散体 | 第21页 |
4.1.3 肠溶型固体分散体 | 第21页 |
4.2 固体分散体分散状态 | 第21-22页 |
4.2.1 低共熔混合物 | 第21页 |
4.2.2 固体溶液 | 第21页 |
4.2.3 玻璃溶液 | 第21-22页 |
4.2.4 共沉淀物 | 第22页 |
4.3 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 第22-23页 |
4.3.1 熔融法 | 第22页 |
4.3.2 溶剂法 | 第22页 |
4.3.3 溶剂-熔融法 | 第22页 |
4.3.4 研磨法 | 第22页 |
4.3.5 喷雾干燥法 | 第22-23页 |
4.4 固体分散体的物相鉴别 | 第23-24页 |
4.4.1 溶解度及溶出速率测定法 | 第23页 |
4.4.2 扫描电镜观察法(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 第23页 |
4.4.3 热分析法 | 第23页 |
4.4.4 X-射线衍射法 | 第23页 |
4.4.5 红外光谱法 | 第23-24页 |
4.4.6 核磁共振谱法 | 第24页 |
5.分散片的研究概况 | 第24-26页 |
5.1 分散片制备方法 | 第24页 |
5.1.1 粉末直接压片法 | 第24页 |
5.1.2 湿法制颗粒法 | 第24页 |
5.1.3 干法制颗粒法 | 第24页 |
5.2 分散片常用辅料 | 第24-26页 |
5.2.1 崩解剂 | 第25页 |
5.2.2 填充剂 | 第25页 |
5.2.3 表面活性剂 | 第25页 |
5.2.4 溶胀性辅料 | 第25-26页 |
5.2.5 助流剂和润滑剂 | 第26页 |
5.2.6 黏合剂 | 第26页 |
5.2.7 矫味剂 | 第26页 |
6.高尿酸血症研究进展 | 第26-29页 |
6.1 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机制 | 第26-28页 |
6.1.1 尿酸生成增加 | 第26-27页 |
6.1.2 尿酸排泄减少 | 第27-28页 |
6.2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药物 | 第28-29页 |
6.2.1 抑制尿酸生成药 | 第28页 |
6.2.2 促进尿酸排泄药 | 第28页 |
6.2.3 碱性药物 | 第28页 |
6.2.4 尿酸酶类药物 | 第28-29页 |
第二章 芒果苷元的制备 | 第29-34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29-30页 |
1.1 仪器 | 第29-30页 |
1.2 试药 | 第30页 |
2 方法 | 第30-31页 |
2.1 芒果苷元的制备 | 第30页 |
2.2 芒果苷元的分离纯化 | 第30-31页 |
3 结果 | 第31-33页 |
3.1 芒果苷元的定性 | 第31-33页 |
3.1.1 芒果苷元的质谱鉴定 | 第31-32页 |
3.1.2 芒果苷元的紫外图谱 | 第32页 |
3.1.3 芒果苷元的红外图谱 | 第32-33页 |
4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芒果苷元抗高尿酸血症作用及急性毒性研究 | 第34-41页 |
第一节 芒果苷元固体分散片抗高尿酸血症作用 | 第34-38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34页 |
1.1 仪器 | 第34页 |
1.2 试药 | 第34页 |
2 动物 | 第34-35页 |
3 方法 | 第35-36页 |
3.1 动物分组与给药方法[43-45] | 第35页 |
3.2 SUA、XOD、ADA指标测定 | 第35页 |
3.3 Western Blot法检测XOD、ADA酶表达量 | 第35-36页 |
3.4 统计学分析 | 第36页 |
4 结果 | 第36-38页 |
4.1 芒果苷元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SUA)水平的影响 | 第36-37页 |
4.2 芒果苷元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黄嘌呤氧化酶(XOD)水平的影响 | 第37页 |
4.3 芒果苷元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腺苷脱氨酶(ADA)水平的影响 | 第37-38页 |
4.4 Western Blot法检测XOD、ADA酶表达量 | 第38页 |
5 小结 | 第38页 |
第二节 芒果苷元急性毒性研究 | 第38-41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38-39页 |
1.1 仪器 | 第38-39页 |
1.2 试药 | 第39页 |
2 动物 | 第39页 |
3 方法 | 第39页 |
3.1 药液的配制 | 第39页 |
3.2 预实验 | 第39页 |
3.3 最大耐受量实验 | 第39页 |
4 结果 | 第39-40页 |
4.1 预实验 | 第39-40页 |
4.2 最大耐受量 | 第40页 |
5 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芒果苷元的药代动力学和体内分布 | 第41-49页 |
第一节 芒果苷元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第41-45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41页 |
1.1 仪器 | 第41页 |
1.2 试药 | 第41页 |
2 动物 | 第41页 |
3 方法 | 第41-42页 |
3.1 动物分组与给药方法 | 第41-42页 |
3.2 样品分析方法 | 第42页 |
3.2.1 色谱条件 | 第42页 |
3.2.2 血浆样品的处理 | 第42页 |
3.2.3 专属性考察 | 第42页 |
3.2.4 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42页 |
4 结果 | 第42-44页 |
4.1 专属性考察 | 第42-43页 |
4.2 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43页 |
4.3 药代动力学 | 第43-44页 |
5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二节 芒果苷元的体内分布 | 第45-49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45页 |
1.1 仪器 | 第45页 |
1.2 试药 | 第45页 |
2 动物 | 第45页 |
3 方法 | 第45-46页 |
3.1 动物分组与给药方法 | 第45页 |
3.2 样品分析方法 | 第45-46页 |
3.2.1 色谱条件 | 第45页 |
3.2.2 血浆样品的处理 | 第45-46页 |
3.2.3 组织样品的处理 | 第46页 |
3.2.4 专属性考察 | 第46页 |
3.2.5 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46页 |
4 结果 | 第46-48页 |
4.1 专属性考察 | 第46-47页 |
4.2 芒果苷元在小鼠体内分布特征 | 第47-48页 |
5 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芒果苷元固体分散片的制备及质量研究 | 第49-69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49-50页 |
1.1 仪器 | 第49-50页 |
1.2 试药 | 第50页 |
2 含量测定方法学的建立 | 第50-51页 |
2.1 色谱条件 | 第50页 |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50页 |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50页 |
2.4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50页 |
2.5 专属性考察 | 第50-51页 |
2.6 供试品稳定性考察 | 第51页 |
2.7 精密度 | 第51页 |
2.8 回收率 | 第51页 |
3 质量评价方法 | 第51-52页 |
3.1 溶出度测定方法 | 第51页 |
3.2 崩解时限的测定方法 | 第51页 |
3.3 分散均匀性 | 第51-52页 |
3.4 片重差异 | 第52页 |
3.5 性状检查 | 第52页 |
3.6 脆碎度 | 第52页 |
4 方法 | 第52-54页 |
4.1 单因素考察芒果苷元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工艺 | 第52-53页 |
4.1.1 芒果苷元固体分散体制备方法的筛选 | 第52页 |
4.1.2 芒果苷元固体分散体载体材料的筛选 | 第52页 |
4.1.3 芒果苷元固体分散体载体比例的筛选 | 第52-53页 |
4.1.4 芒果苷元固体分散体制备温度的筛选 | 第53页 |
4.1.5 芒果苷元固体分散体搅拌时间的筛选 | 第53页 |
4.1.6 芒果苷元固体分散体冷冻时间的筛选 | 第53页 |
4.2 单因素考察芒果苷元固体分散片的制备工艺 | 第53-54页 |
4.2.1 制备方法的筛选 | 第53页 |
4.2.2 崩解剂的筛选 | 第53页 |
4.2.3 崩解剂用量的筛选 | 第53-54页 |
4.2.4 联用崩解剂比例的筛选 | 第54页 |
4.2.5 填充剂用量的筛选 | 第54页 |
4.2.6 润滑剂的筛选 | 第54页 |
4.2.7 分散片压片压力的筛选 | 第54页 |
5 结果 | 第54-67页 |
5.1 含量测定方法学的建立 | 第54-57页 |
5.1.1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54-55页 |
5.1.2 专属性考察 | 第55-56页 |
5.1.3 供试品稳定性考察 | 第56页 |
5.1.4 回收率 | 第56-57页 |
5.1.5 精密度 | 第57页 |
5.2 芒果苷元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工艺单因素考察 | 第57-60页 |
5.2.1 芒果苷元固体分散体载体材料的筛选 | 第57-58页 |
5.2.2 芒果苷元固体分散体药物与载体比例的筛选 | 第58-59页 |
5.2.3 芒果苷元固体分散体制备温度的筛选 | 第59页 |
5.2.4 芒果苷元固体分散体搅拌时间的筛选 | 第59-60页 |
5.2.5 芒果苷元固体分散体冷冻时间的筛选 | 第60页 |
5.3 正交设计法考察芒果苷元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工艺 | 第60-61页 |
5.4 固体分散体的物相鉴别 | 第61-62页 |
5.5 单因素考察芒果苷元固体分散片的制备工艺 | 第62-64页 |
5.5.1 崩解剂的选择 | 第62-63页 |
5.5.2 崩解剂用量的选择 | 第63页 |
5.5.3 联用崩解剂比例的筛选 | 第63-64页 |
5.5.4 填充剂的筛选 | 第64页 |
5.5.5 填充剂用量的选择 | 第64页 |
5.5.6 分散片压片压力的筛选 | 第64页 |
5.6 正交设计法考察芒果苷元固体分散片的处方 | 第64-66页 |
5.7 优化结果验证 | 第66-67页 |
5.7.1 片重差异 | 第66页 |
5.7.2 崩解时限检查 | 第66-67页 |
5.7.3 溶出度测定 | 第67页 |
5.7.4 分散均匀性检查 | 第67页 |
5.7.5 脆碎度 | 第67页 |
6. 小结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