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相关病毒在小鼠乙肝模型的研究应用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7页 |
1.1 HBV研究概况 | 第17-21页 |
1.1.1 我国人群HBV感染现状 | 第17页 |
1.1.2 HBV生物学形态 | 第17-18页 |
1.1.3 HBV基因组结构 | 第18-19页 |
1.1.4 HBV复制过程 | 第19页 |
1.1.5 乙肝病毒的检验 | 第19-20页 |
1.1.6 病理学诊断 | 第20-21页 |
1.2 HBV细胞模型 | 第21-22页 |
1.3 HBV动物模型 | 第22-24页 |
1.3.1 黑猩猩和树鼩 | 第22页 |
1.3.2 转基因小鼠 | 第22-23页 |
1.3.3 嵌合小鼠 | 第23页 |
1.3.4 HBV转染小鼠 | 第23-24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7页 |
第二章 AAV病毒的制备 | 第27-47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28-33页 |
2.2 质粒转化和提取 | 第33-35页 |
2.3 质粒的质量检测 | 第35-36页 |
2.4 病毒的生产 | 第36-37页 |
2.4.1 细胞转染 | 第36页 |
2.4.2 病毒的收集纯化 | 第36-37页 |
2.5 病毒的质量检测 | 第37-41页 |
2.5.1 SDS-PAGE检测AAV | 第37-38页 |
2.5.2 点杂交方法测定重组AAV病毒滴度 | 第38-39页 |
2.5.3 荧光定量PCR测定AAV滴度 | 第39-41页 |
2.6 实验结果 | 第41-45页 |
2.6.1 质粒的质量检测结果 | 第41-42页 |
2.6.2 病毒的质量检测 | 第42-45页 |
2.6.2.1 SDS-PAGE结果 | 第42页 |
2.6.2.2 病毒斑点杂交结果 | 第42-43页 |
2.6.2.3 定量PCR检测病毒滴度结果 | 第43-45页 |
2.7 讨论 | 第45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三章 HBV细胞模型研究 | 第47-55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47-48页 |
3.2 质粒建立HBV细胞模型 | 第48-49页 |
3.3 病毒建立HBV细胞模型 | 第49-50页 |
3.4 HBsAg和HBeAg的检测 | 第50页 |
3.4.1 HBsAg检测 | 第50页 |
3.4.2 HBeAg检测 | 第50页 |
3.5 实验结果 | 第50-53页 |
3.6 讨论 | 第53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HBV小鼠模型研究 | 第55-75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55-57页 |
4.2 动物实验 | 第57页 |
4.3 小鼠血清中HBV相关指标检测 | 第57-59页 |
4.3.1 HBsAg的测定 | 第57-58页 |
4.3.2 HBeAg的测定 | 第58页 |
4.3.3 HBsAb测定 | 第58页 |
4.3.4 HBeAb测定 | 第58-59页 |
4.4 组织DNA基因组提取 | 第59页 |
4.5 HBV DNA拷贝数测定 | 第59-60页 |
4.6 小鼠肝脏的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测 | 第60-62页 |
4.6.1 小鼠肝脏制作石蜡切片 | 第60页 |
4.6.2 小鼠肝脏HE染色 | 第60-61页 |
4.6.3 组织芯片(TMAs)列阵 | 第61-62页 |
4.6.4 免疫组化 | 第62页 |
4.7 统计学分析 | 第62页 |
4.8 实验结果 | 第62-72页 |
4.8.1 HBeAg和HBsAg结果 | 第62-64页 |
4.8.2 HBsAb和HBeAb结果 | 第64-65页 |
4.8.3 HBV DNA拷贝数结果 | 第65-67页 |
4.8.4 小鼠肝脏病理分析 | 第67-69页 |
4.8.5 免疫组化结果 | 第69-72页 |
4.9 讨论 | 第72-73页 |
4.10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5-77页 |
5.1 结论 | 第75页 |
5.2 创新点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附录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87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7-89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89-90页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