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3-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3-23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储能电容器 | 第13-16页 |
1.2.1 电容器储能原理 | 第13-14页 |
1.2.2 提高储能密度的方法 | 第14-16页 |
1.3 PLZST反铁电陶瓷材料 | 第16-19页 |
1.3.1 PLZST反铁电陶瓷材料简介 | 第16-18页 |
1.3.2 PLZST反铁电陶瓷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4 陶瓷电容器结构优化 | 第19-21页 |
1.4.1 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结构及原理 | 第19-21页 |
1.4.2 MLCC制备流程 | 第21页 |
1.5 本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2章 Ba掺杂PLZST反铁电陶瓷材料性能研究 | 第23-33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实验 | 第23-25页 |
2.2.1 样品制备 | 第23页 |
2.2.2 材料结构和性能表征 | 第23-2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5-31页 |
2.3.1 Ba掺杂对PLZST陶瓷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25-27页 |
2.3.2 Ba掺杂对PLZST陶瓷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 | 第27-28页 |
2.3.3 Ba掺杂对PLZST陶瓷材料储能特性的影响 | 第28-29页 |
2.3.4 Ba掺杂对PLZST陶瓷材料充放电性能的影响 | 第29-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3章 不同Sn/Ti比PLZST反铁电陶瓷材料性能研究 | 第33-39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实验 | 第33-34页 |
3.2.1 样品制备 | 第33页 |
3.2.2 材料结构和性能表征 | 第33-3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4-37页 |
3.3.1 Sn/Ti比对PLZST陶瓷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34-35页 |
3.3.2 Sn/Ti比对PLZST陶瓷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 | 第35页 |
3.3.3 Sn/Ti比对PLZST陶瓷材料储能特性的影响 | 第35-36页 |
3.3.4 Sn/Ti比对PLZST陶瓷材料充放电性能的影响 | 第36-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4章 PLZST陶瓷材料老化机理探究 | 第39-51页 |
4.1 引言 | 第39页 |
4.2 高加速寿命试验 | 第39-41页 |
4.3 缓慢老化过程探究 | 第41-48页 |
4.3.1 阻抗谱分析 | 第41-43页 |
4.3.3 热刺激退极化电流试验 | 第43-48页 |
4.4 Ba掺杂改善老化的机理 | 第48-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PLZST基MLCC的排胶及烧结工艺 | 第51-59页 |
5.1 引言 | 第51页 |
5.2 PLZST基MLCC的排胶工艺 | 第51-54页 |
5.3 PLZST基MLCC的烧结工艺 | 第54-5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6-59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69-71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71-72页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