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高校学生人身安全防控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高校学生人身安全防控研究第12-15页
        1.2.1 国外高校学生人身安全防控研究第12-13页
        1.2.2 国内高校学生人身安全防控研究第13-14页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第14-15页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15-18页
        1.3.1 研究的主要思路第15-16页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第16-18页
第2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第18-24页
    2.1 高校学生人身安全的界定第18-19页
        2.1.1 相关人群的界定第18页
        2.1.2 安全度的界定第18-19页
    2.2 高校生人身安全的划分第19-21页
        2.2.1 按高校人身安全的性质划分第19-20页
        2.2.2 按高校人身安全产生的诱因划分第20-21页
        2.2.3 按高校人身安全的危害性划分第21页
        2.2.4 其他分类形式第21页
    2.3 相关理论第21-23页
        2.3.1 4R危机管理理论第21-22页
        2.3.2 突发事件应对理论第22-23页
        2.3.3 公共治理理论第23页
        2.3.4 事故树分析法第23页
    2.4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3章 我国高校学生人身安全防控现状分析第24-34页
    3.1 高校学生人身安全现状第24-27页
        3.1.1 校园安全隐患类问题第24-25页
        3.1.2 心理问题导致高校学生受到伤害第25-26页
        3.1.3 高校内部管理类冲突事件第26页
        3.1.4 政治因素引起的高校群体性事件第26-27页
    3.2 高校学生人身安全防控现状第27-28页
    3.3 我国高校学生人身安全防控存在的缺陷及原因分析第28-30页
        3.3.1 学校安全防控机制的缺陷第28-29页
        3.3.2 政府的倡导教育及监督不到位第29页
        3.3.3 社会安全防控机制的缺陷第29-30页
    3.4 高校学生人身安全防控缺陷原因分析第30-33页
        3.4.1 缺乏适合高校实际的有效防控模式第30页
        3.4.2 高校生危机素质及自我保护意识的丧失第30-31页
        3.4.3 学校的管控机制不到位第31-32页
        3.4.4 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第32-33页
        3.4.5 政府的监督和法律不健全第33页
    3.5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4章 高校学生人身安全防控体系的构建第34-54页
    4.1 高校学生人身安全防控体系的指导思想构建目标第34-36页
        4.1.1 高校生人身安全防控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第34页
        4.1.2 高校生人身安全防控体系构建的指导原则第34-35页
        4.1.3 高校生人身安全防控体系构建的目标第35-36页
    4.2 高校生人身安全防控体系要点分析第36-39页
        4.2.1 能量是导致人体受到伤害的根源第36-37页
        4.2.2 事故与人—物—环境—管理系统及其功能目标的关系第37-38页
        4.2.3 以人为本的人物环境管理系统分析模型第38-39页
    4.3 防控体系的相关理论支撑第39-48页
        4.3.1 事故树分析法第39-47页
        4.3.2 4R危机管理理论第47-48页
    4.4 高校生人身安全防控体系基本框架构建及其机制第48-53页
        4.4.1 高校生人身安全防控体系的基本框架构建第48-52页
        4.4.2 高校生人身安全防控体系的机制第52-53页
    4.5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5章 高校学生安全防控体系操作性分析及实施保障第54-61页
    5.1 防控体系的实际可操作性分析第54-58页
        5.1.1 事故树分析法在校园安全中的应用举例第55-58页
    5.2 高校生人身安全防控体系的保障措施第58-60页
        5.2.1 加强政府法制体系建设第58-59页
        5.2.2 增强高校安全管理能力第59页
        5.2.3 培养学生应对危机素质第59页
        5.2.4 构建社会各界联动机制第59-60页
    5.3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结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作者简介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英大学管理体制比较研究
下一篇: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