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非国家行为体和环境权概述 | 第11-18页 |
第一节 法学研究中的非国家行为体 | 第11-14页 |
一、非国家行为体的基本概念 | 第11-13页 |
二、非国家行为体的定位与分类 | 第13-14页 |
第二节 作为社会权的环境权 | 第14-18页 |
一、环境权的生成 | 第14-15页 |
二、环境权的理论之争 | 第15-16页 |
三、环境权的社会权属性 | 第16-18页 |
第二章 非国家行为体保障环境权法律义务的依据 | 第18-28页 |
第一节 非国家行为体保障环境权法律义务的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一、“国家—社会”二元论模式下的市民社会理论 | 第18-19页 |
二、大陆法系基本权利的客观价值秩序功能及“第三人效力理论” | 第19-20页 |
三、英美法系中“水平效力理论”、“国家行为理论” | 第20-21页 |
第二节 非国家行为体保障环境权法律义务的规范依据 | 第21-24页 |
一、国际及区域性条约中保障环境权主体的扩大 | 第21-22页 |
二、宪法文本中有关非国家行为体的条款分析 | 第22-23页 |
三、现行法律、法规中非国家行为体保障环境权的法律义务 | 第23-24页 |
第三节 非国家行为体保障环境权法律义务的实践需求 | 第24-28页 |
一、保障的基础:公民社会的壮大 | 第24-25页 |
二、环境治理的隐忧和国家义务的迟缓 | 第25-26页 |
三、社会治理理论的发展与实践 | 第26-28页 |
第三章 非国家行为体保障环境权法律义务的内容 | 第28-35页 |
第一节 特殊的尊重义务 | 第28-29页 |
一、国家的普遍尊重义务 | 第28-29页 |
二、非国家行为体特殊性的尊重义务 | 第29页 |
第二节 重构的保护义务 | 第29-32页 |
一、对公力侵害之保护义务 | 第30-31页 |
二、对非公力侵害之保护义务 | 第31-32页 |
第三节 补充的给付义务 | 第32-35页 |
一、较低层次的促进义务 | 第32-33页 |
二、部分实现义务 | 第33-35页 |
第四章 非国家行为体违反保障环境权法律义务的法律责任 | 第35-42页 |
第一节 不同层面的法律责任 | 第35-37页 |
一、人权责任层次理论中的法律责任 | 第35-36页 |
二、不同位阶的法律责任 | 第36-37页 |
第二节 不同非国家行为体的法律责任 | 第37-39页 |
一、企业的法律责任 | 第37-38页 |
二、社会组织的法律责任 | 第38-39页 |
第三节 促进非国家行为体承担法律责任的方式 | 第39-42页 |
一、制度层面促进非国家行为体承担法律责任的措施 | 第39-40页 |
二、观念层面促进非国家行为体承担法律责任的建议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