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金催化作用的模型体系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10-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43页
    1.1 纳米Au催化剂研究现状第13-18页
    1.2 Au模型表面催化第18-27页
        1.2.1 Au单晶模型表面催化第19-24页
        1.2.2 氧化物单晶/薄膜负载Au纳米粒子模型表面催化第24-26页
        1.2.3 Au单晶担载的氧化物纳米粒子倒载模型表面催化第26-27页
    1.3 论文构思第27-28页
    参考文献第28-43页
第二章 实验技术与计算方法第43-59页
    2.1 仪器描述第43-44页
    2.2 表面分析方法介绍第44-53页
        2.2.1 低能电子衍射(Low Energy Electron Diffraction,简称LEED)第44-45页
        2.2.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简称XPS)第45-47页
        2.2.3 紫外光电子能谱(Ultraviolet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简称UPS)第47-49页
        2.2.4 低能离子散射谱(Low Energy Ion Scattering Spectroscopy,简称LEISS或ISS)第49-51页
        2.2.5 热脱附谱(Temperature Desorption Spectrum,简称TDS)第51-52页
        2.2.6 紫外光源及光诱导脱附谱(Photon Stimulated Desorption,简称PSD)第52-53页
    2.3 实验描述第53-55页
        2.3.1 样品处理第53页
        2.3.2 实验试剂第53-54页
        2.3.3 数据采集及处理第54-55页
    2.4 计算方法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第三章 氮氧化物在台阶Au单晶表面的吸附与反应第59-111页
    3.1 NO在干净Au(997)和Au(110)表面的吸附及解离第60-73页
        3.1.1 NO在Au(997)和Au(110)-(1×2)表面吸附与反应的实验结果第61-68页
        3.1.2 NO在Au(997)和Au(110)-(1×2)表面吸附与反应的理论计算第68-73页
    3.2 NO_2在干净Au(997)和Au(110)-(1×2)表面的吸附与反应第73-89页
        3.2.1 NO_2在Au(997)表面的吸附与反应第74-85页
        3.2.2 NO_2在Au(110)-(1×2)表面的吸附与反应第85-89页
    3.3 NO和NO_2在O(a)/Au(997)表面的吸附与反应第89-100页
        3.3.1 Au(997)表面O(a)的制备和表征第89-94页
        3.3.2 NO在O(a)/Au(997)表面的吸附与反应第94-98页
        3.3.3 NO_2在O(a)/Au(997)表面的吸附与反应第98-100页
    3.4 本章小结第100-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11页
第四章 台阶Au单晶表面的催化氧化反应第111-145页
    4.1 CO和CO_2在台阶Au(997)表面的催化氧化反应第111-120页
        4.1.1 CO和CO_2在干净Au(997)表面的吸附第111-113页
        4.1.2 CO和CO_2在O(a)/Au(997)表面的吸附与反应第113-120页
    4.2 H_2O在Au(997)及O(a)/Au(997)表面的吸附与反应第120-128页
    4.3 HCOOH在台阶Au(997)表面的催化氧化反应第128-136页
        4.3.1 HCOOH在Au(997)表面的吸附与反应第130-132页
        4.3.2 HCOOH在O(a)/Au(997)表面的吸附与反应第132-136页
    4.4 本章小结第136-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45页
第五章 台阶Au单晶表面的催化加氢反应第145-185页
    5.1 C_2H_2和C_2H_4在Au(997)表面催化加氢反应第146-159页
        5.1.1 原子H/D在干净Au(997)表面的吸附第146-149页
        5.1.2 C_2H_2和C_2H_4在干净Au(997)表面的吸附第149-151页
        5.1.3 C_2H_2和C_2H_4在Au(997)表面的加氢反应第151-154页
        5.1.4 C_2H_2和C_2H_4在Au(997)表面加氢的DFT理论计算第154-159页
    5.2 CH_2 CH-CH=CH_2在Au(997)表面的催化加氢反应第159-179页
        5.2.1 C_4物种在干净Au(997)表面吸附第160-162页
        5.2.2 CH_2=CH-CH=CH_2在Au(997)表面的加氢反应第162-166页
        5.2.3 CH_2=H-CH=CH_2在Au(997)表面加氢的DFT理论计算第166-179页
    5.3 本章小结第179-180页
    参考文献第180-185页
第六章 Au/TiO_2(110)和Pt/TiO_2(110)模型表面催化性能对比研究第185-239页
    6.1 小分子在干净金红石TiO_2(110)表面的吸附与反应第185-208页
        6.1.1 原子H的吸附第185-198页
        6.1.2 CO、CO_2、H_2O和O_2的吸附第198-201页
        6.1.3 丙烯的吸附及反应第201-208页
    6.2 小分子在Au/TiO_2(110)表面的吸附与反应第208-220页
        6.2.1 Au/TiO_2(110)表面的制备与表征第208-209页
        6.2.2 CO、CO_2等小分子在Au/TiO_2(110)表面的吸附与反应第209-213页
        6.2.3 H_2O在Au/TiO_2(110)表面的解离反应第213-215页
        6.2.4 丙烯在Au/TiO_2(110)表面的吸附与氧化反应第215-220页
    6.3 小分子在Pt/TiO_2(110)表面的吸附与反应第220-230页
        6.3.1 Pt/TiO_2(110)表面的制备与表征第220-224页
        6.3.2 CO、CO_2等小分子在Pt/TiO_2(110)原始表面的吸附与反应第224-225页
        6.3.3 热处理对Pt/TiO_2(110)表面性能的影响第225-230页
    6.4 本章小结第230-231页
    参考文献第231-239页
第七章 结论第239-241页
致谢第241-243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第243-244页

论文共2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维纳米材料的理论设计与性能调控
下一篇:含碱金属铁基超导体的单晶生长及其相关物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