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1.2 铣削力模型的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1.2.1 铣削力经验系数建模 | 第13页 |
1.2.2 铣削力的理论建模 | 第13-14页 |
1.2.3 铣削仿真研究方法及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 第14-16页 |
1.3 薄壁零件的加工方法 | 第16-20页 |
1.3.1 薄壁零件的加工难点 | 第16-17页 |
1.3.2 铝合金薄壁零件的常用加工方法 | 第17-19页 |
1.3.3 其他加工铝合金薄壁零件的方法 | 第19-20页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0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铝合金薄壁零件铣削发生变形的机理分析 | 第21-28页 |
2.1 影响铝合金薄壁零件加工过程中发生变形的因素 | 第21-22页 |
2.2 铝合金薄壁零件加工过程中产生变形的原因分析 | 第22-23页 |
2.3 铝合金薄壁零件铣削过程中变形的特点及其影响 | 第23-24页 |
2.4 铣削参数对铣削过程中零件尺寸的影响 | 第24-26页 |
2.4.1 已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形成机理分析 | 第25-26页 |
2.4.2 影响工件表面质量的因素 | 第26页 |
2.5 提升铝合金薄壁件加工精度的方法 | 第26-2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铣削力预测模型的建立及Matlab仿真分析 | 第28-40页 |
3.1 铣削力产生的加工误差机理 | 第28-29页 |
3.2 铣削力模型的建立 | 第29-35页 |
3.3 铣削力预测模型系数的估计 | 第35页 |
3.4 不同切削参数对铣削力的影响及仿真分析 | 第35-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铝合金薄壁零件铣削有限元仿真分析 | 第40-54页 |
4.1 振动模态和谐响应分析背景 | 第40-42页 |
4.1.1 有限元ANSYS概述 | 第40-41页 |
4.1.2 有限元ANSYS计算步骤 | 第41-42页 |
4.1.3 有限元振动模态和谐响应分析简介 | 第42页 |
4.2 有限元ANSYS的仿真分析 | 第42-52页 |
4.2.1 有限元振动模态分析 | 第42-47页 |
4.2.2 有限元谐响应分析 | 第47-52页 |
4.3 结果分析 | 第52-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铝合金薄壁零件铣削加工试验研究 | 第54-77页 |
5.1 校正铣削力模型试验 | 第54-58页 |
5.1.1 试验目的 | 第54页 |
5.1.2 试验基础 | 第54-56页 |
5.1.3 试验设计 | 第56-57页 |
5.1.4 校正铣削力模型 | 第57-58页 |
5.2 铝合金薄壁零件铣削加工正交试验 | 第58-70页 |
5.2.1 试验目的 | 第58页 |
5.2.2 试验原理 | 第58页 |
5.2.3 试验基础 | 第58-60页 |
5.2.4 试验设计 | 第60-61页 |
5.2.5 试验结果分析 | 第61-69页 |
5.2.6 铝合金薄壁件加工参数选用原则 | 第69-70页 |
5.3 铝合金薄壁零件铣削加工单因素试验 | 第70-75页 |
5.3.1 试验目的 | 第70页 |
5.3.2 试验基础 | 第70页 |
5.3.3 试验设计 | 第70-71页 |
5.3.4 表面粗糙度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 第71-73页 |
5.3.5 平面度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 第73-7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6.1 总结 | 第77-78页 |
6.2 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