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2页 |
1.1 研究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3-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研究的内容 | 第16-18页 |
1.4 研究的意义及目标 | 第18-20页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0-21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研究的技术基础 | 第22-36页 |
2.1 数据库技术 | 第22-26页 |
2.1.1 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 第22-25页 |
2.1.2 数据查询语言 | 第25-26页 |
2.2 数据保存技术 | 第26-28页 |
2.3 数据备份技术 | 第28-29页 |
2.4 加密技术 | 第29-33页 |
2.5 JSP技术 | 第33-3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系统分析 | 第36-73页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第36-37页 |
3.1.1 用户需求分析 | 第36页 |
3.1.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第36-37页 |
3.2 系统评估流程分析 | 第37-39页 |
3.3 评估对象分析 | 第39-41页 |
3.4 数据仓库 | 第41页 |
3.5 数据流图 | 第41-43页 |
3.6 评估指标分析 | 第43-51页 |
3.6.1 指标类型 | 第43页 |
3.6.2 指标选取示例 | 第43-51页 |
3.7 系统评估方法分析 | 第51-62页 |
3.7.1 指标权值的计算 | 第51-52页 |
3.7.2 1-9 标度法 | 第52-54页 |
3.7.3 综合评估计算方法 | 第54-57页 |
3.7.4 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 | 第57-62页 |
3.8 系统原始数据采集方法分析 | 第62-63页 |
3.8.1 数据采集的方法 | 第62页 |
3.8.2 原始数据整理 | 第62-63页 |
3.9 评估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方法分析 | 第63-64页 |
3.10 指标的分割分析 | 第64-68页 |
3.10.1 线性近似模型分析 | 第64-65页 |
3.10.2 饱和值的定义 | 第65页 |
3.10.3 非线性标准化指标界定 | 第65-66页 |
3.10.4 饱和值的确定 | 第66页 |
3.10.5 饱和值点的计算方法—三点区间逼近法 | 第66-68页 |
3.10.6 线性近似 | 第68页 |
3.11 依据历史数据对评估结果进行偏差补偿 | 第68-70页 |
3.11.1 评估体系中突变数据偏差补偿的基本模型 | 第68-69页 |
3.11.2 调整B的取值 | 第69-70页 |
3.12 评估综合内容分析 | 第70-72页 |
3.12.1 评估综合分析的内容 | 第70页 |
3.12.2 评估分析报告的构成 | 第70-72页 |
3.13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四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73-94页 |
4.1 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第73-74页 |
4.2 系统设计方法 | 第74-75页 |
4.3 系统框架结构 | 第75-78页 |
4.3.1 系统框架结构 | 第75-76页 |
4.3.2 系统框架实体关系 | 第76-77页 |
4.3.3 框架部分的主要界面实现 | 第77-78页 |
4.4 用户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78-82页 |
4.4.1 用户管理模块实体关系 | 第78-80页 |
4.4.2 处理过程与处理逻辑 | 第80-82页 |
4.5 评估资料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82-86页 |
4.5.1 相关数据表 | 第82-83页 |
4.5.2 处理过程和处理逻辑 | 第83-86页 |
4.6 数据备份与还原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86-87页 |
4.6.1 BCP备份数据模块实体关系图 | 第86-87页 |
4.6.2 处理过程和处理逻辑 | 第87页 |
4.6.3 执行备份(L01) | 第87页 |
4.6.4 还原数据 | 第87页 |
4.7 综合评估计算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87-92页 |
4.7.1 处理过程和处理逻辑 | 第89-90页 |
4.7.2 相关界面 | 第90-92页 |
4.8 评估结果分析报告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92-93页 |
4.8.1 分析报告实体关系 | 第92页 |
4.8.2 相关界面 | 第92-93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第94-96页 |
5.1 评估测试方案 | 第94页 |
5.2 系统评估测试结果 | 第94-95页 |
5.3 测试结论 | 第9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96-103页 |
6.1 系统优点、创新点 | 第96-99页 |
6.1.1 系统优点 | 第96-97页 |
6.1.2 系统创新点一;指标的分割功能 | 第97-98页 |
6.1.3 系统创新点二;历史偏差补偿功能 | 第98-99页 |
6.2 后续工作 | 第99-101页 |
6.2.1 数据采集的多元化设计 | 第99-100页 |
6.2.2 评估指标的关联度模型设计 | 第100页 |
6.2.3 评估系统的时效性分析 | 第100-101页 |
6.2.4 实际应用转化 | 第101页 |
6.3 结论 | 第101页 |
6.4 问题和不足 | 第101-102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致谢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