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目视觉的三维重建与测量技术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自动对焦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立体匹配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三维重建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课题来源 | 第14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14-17页 |
1.4.1 本文研究工作 | 第14页 |
1.4.2 本文研究内容安排 | 第14-17页 |
2 摄像机标定和自动对焦技术研究 | 第17-35页 |
2.1 摄像机标定 | 第17-21页 |
2.1.1 摄像机标定坐标系 | 第17-19页 |
2.1.2 摄像机标定参数 | 第19-21页 |
2.2 双目视觉的系统结构及精度分析 | 第21-24页 |
2.2.1 双目视觉的系统结构 | 第21-22页 |
2.2.2 双目视觉的精度分析 | 第22-24页 |
2.3 自动对焦 | 第24-29页 |
2.3.1 自动对焦系统结构与原理 | 第25-26页 |
2.3.2 通用聚焦评价函数分析 | 第26-27页 |
2.3.3 改进的 Roberts 聚焦评价函数 | 第27-28页 |
2.3.4 基于 2/8 原理的评价窗口的选择 | 第28-29页 |
2.4 实验与分析 | 第29-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3 基于双目视觉立体匹配技术研究 | 第35-45页 |
3.1 立体匹配概述 | 第35-37页 |
3.1.1 立体匹配的研究热点问题 | 第35-36页 |
3.1.2 立体匹配的一般假设 | 第36-37页 |
3.2 立体匹配的约束条件和匹配策略 | 第37-40页 |
3.2.1 匹配基元 | 第37页 |
3.2.2 匹配准则 | 第37-38页 |
3.2.3 立体匹配的计算步骤 | 第38-40页 |
3.3 立体匹配方法 | 第40-43页 |
3.3.1 基于区域的立体匹配 | 第40-42页 |
3.3.2 基于特征的立体匹配 | 第42-43页 |
3.3.3 基于相位的匹配 | 第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4 基于双目视觉的三维重建技术 | 第45-59页 |
4.1 三维重建技术概述 | 第45-46页 |
4.2 双目视觉三维重建的基本原理 | 第46-48页 |
4.3 基于欧式空间的场景三维点云计算方法 | 第48-51页 |
4.3.1 最小二乘法 | 第48-49页 |
4.3.2 立体成像几何法 | 第49-51页 |
4.4 基于 OpenGL 的三维显示方法 | 第51-54页 |
4.4.1 OpenGL 简述 | 第51-52页 |
4.4.2 坐标系的转换与统一 | 第52页 |
4.4.3 三角剖分与纹理粘贴 | 第52-54页 |
4.5 三维测量与重建系统设计 | 第54-57页 |
4.5.1 三维测量与重建系统 | 第54-56页 |
4.5.2 三维测量与重建流程 | 第56-5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9-69页 |
5.1 双目相机标定与校正 | 第59-62页 |
5.1.1 立体标定结果 | 第61-62页 |
5.1.2 立体校正结果 | 第62页 |
5.2 双目匹配 | 第62-64页 |
5.3 三维测量与重建 | 第64-67页 |
5.3.1 三角剖分结果 | 第65-66页 |
5.3.2 三维坐标计算结果 | 第66-67页 |
5.3.3 OpenGL 显示效果 | 第6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总结 | 第69页 |
6.2 展望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附录 | 第79页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9页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目录 | 第79页 |
C.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得的奖励目录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