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问题的提出第11页
    1.2 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1.3 相关研究概述第12-17页
        1.3.1 国外政府公信力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2 国内政府公信力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3 政府公信力研究述评第16-17页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7-18页
        1.4.1 研究思路第17页
        1.4.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5 主要内容及创新第18-19页
        1.5.1 主要内容第18页
        1.5.2 主要创新第18页
        1.5.3 主要困难第18-19页
第二章 政府公信力的相关理论分析第19-24页
    2.1 政府公信力的相关理论概念第19-21页
        2.1.1 地方政府第19页
        2.1.2 政府信任第19页
        2.1.3 政府信用第19-20页
        2.1.4 政府公信力第20-21页
    2.2 地方政府公信力理论释义第21-22页
        2.2.1 地方政府公信力的特殊性第21页
        2.2.2 政府公信力的构成第21-22页
    2.3 地方政府公信力评价指标的选取第22-24页
第三章 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现状的实证调研分析第24-33页
    3.1 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的现状第24页
    3.2 问卷调查概况第24-27页
    3.3 基于调查结果分析第27-33页
        3.3.1 地方政府公务人员对公信力的影响第28-29页
        3.3.2 公众对地方政府服务的信任度第29-30页
        3.3.3 公众对地方政府部门依法行政方面的信任程度第30-31页
        3.3.4 地方政府民主建设公信力情况分析第31-33页
第四章 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影响因素的实证调研分析第33-45页
    4.1 政府自身方面第33-38页
        4.1.1 政府工作作风轻浮和工作方式随意第33-34页
        4.1.2 公共政策制定的主观性以及执行不稳定性和随意性第34-35页
        4.1.3 地方政府未能提供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与权利救济渠道第35-36页
        4.1.4 贪污腐败和行政违法现象仍旧屡见不鲜第36-37页
        4.1.5 政务不透明,信息不公开第37-38页
    4.2 公众方面第38-40页
        4.2.1 公众对政府在现实与期望之间的落差第38-39页
        4.2.2 基层公众平均文化水平提高,对于政府公信力有更全新的认识第39-40页
    4.3 社会环境因素第40-45页
        4.3.1 传统行政文化与体制的负面效应第40-42页
        4.3.2 现今社会通讯媒体发展迅速,公众受到各种信息干扰第42-45页
第五章 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提升的相关路径分析第45-54页
    5.1 地方政府公务人员与公信力第45-47页
        5.1.1 改善政府形象,提高公务人员整体水平第45-46页
        5.1.2 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是塑造地方高素质人员有效途径第46页
        5.1.3 严厉打击贪污腐败人员第46-47页
    5.2 地方政府服务与公信力第47-50页
        5.2.1 地方政府理念与职能的转变,以提供公共服务为主第47-48页
        5.2.2 明确上下级政府关系,拚弃压力型体制第48-49页
        5.2.3 推行政务信息公开第49-50页
    5.3 地方政府依法行政与公信力第50-51页
        5.3.1 在法制度建设下规范政府行为第50页
        5.3.2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第50-51页
    5.4 地方政府民主建设与公信力第51-54页
        5.4.1 公众自身价值的合理定位第51-52页
        5.4.2 听取公众“政治声音”,促进需求认知第52页
        5.4.3 允许各社会阶层设立合法利益表达组织第52-53页
        5.4.4 健全民意反馈下的回应机制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数据时代的遗忘权研究
下一篇: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