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8-10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1.2 研究的思路及基本架构 | 第8-10页 |
2. 文献综述及新股首次公开发行(IPO)制度概述 | 第10-15页 |
2.1 新股首次公开发行制度的定义 | 第10页 |
2.2 国外成熟资本市场新股发行制度的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0-12页 |
2.3 国内对新股发行制度及其变迁历程研究情况综述 | 第12-15页 |
3. 我国新股首次公开发行审核制度演变历程 | 第15-22页 |
3.1 行政审批制 | 第16-18页 |
3.1.1 股票发行审批起步期(1986‐1993) | 第16-17页 |
3.1.2 额度审批管理期(1994‐1995) | 第17-18页 |
3.1.3 指标审批管理期(1996‐2000) | 第18页 |
3.2 核准制 | 第18-22页 |
3.2.1 通道核准期(2001‐2004) | 第19页 |
3.2.2 保荐核准期(2005‐2012) | 第19-20页 |
3.2.3 核准制后期(2013 起) | 第20-22页 |
4. 我国新股首次公开发行定价制度演变历程 | 第22-29页 |
4.1 固定价格发售时期(1986‐1999) | 第23-25页 |
4.2 招标竞价发售时期(2000‐2002) | 第25-26页 |
4.2.1 放宽与淡化市盈率阶段 | 第25页 |
4.2.2 上网竞价发行阶段 | 第25-26页 |
4.3 累计投标询价发售时期(2005‐至今) | 第26-29页 |
5. 我国新股首次公开发行配售制度演变历程 | 第29-37页 |
5.1 认购抽签方式发行 | 第30-32页 |
5.1.1 通过发售预约单和限量认购证配售 | 第30页 |
5.1.2 通过发售无限量认购证配售 | 第30-31页 |
5.1.3 与储蓄存款挂钩的发行方式配售 | 第31页 |
5.1.4 全额预缴、比例配售的方式发行 | 第31-32页 |
5.2 上网竞价和定价方式发行 | 第32-33页 |
5.2.1 上网竞价发行方式 | 第32页 |
5.2.2 上网定价发行方式 | 第32-33页 |
5.3 网上配售和网下配售相结合方式发行 | 第33-37页 |
5.3.1 上网定价与向机构投资者配售结合方式阶段 | 第33-34页 |
5.3.2 上网定价与向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方式阶段 | 第34页 |
5.3.3 网上与网下结合方式的完善与补充阶段 | 第34-37页 |
6. 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展望 | 第37-42页 |
6.1 新股发行审核制度的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 第37页 |
6.2 新股发行定价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 第37-39页 |
6.3 新股发行配售制度的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 第39-40页 |
6.4 总结及展望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