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图像的钢轨表面缺陷检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9-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的现状第10-16页
        1.2.1 国内外的基于图像的钢轨表面缺陷检测系统第10-13页
        1.2.2 相关技术的研究第13-16页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20页
2 钢轨表面区域提取第20-32页
    2.1 概述第20-21页
    2.2 结合均值的快速中值滤波方法第21-26页
        2.2.1 滤波介绍第21-23页
        2.2.2 结合均值的快速中值滤波方法第23-24页
        2.2.3 基于均值的中值查找方法第24-25页
        2.2.4 滤波算法效率比较分析第25-26页
    2.3 提取钢轨表面区域第26-30页
        2.3.1 已有的提取钢轨表面区域方法第26-27页
        2.3.2 基于垂直投影积分的自适应钢轨区域定位方法第27-30页
    2.4 实验与分析第30-31页
    2.5 小结第31-32页
3 基于视觉模型提取钢轨表面缺陷第32-50页
    3.1 概述第32-34页
    3.2 人类视觉系统及其计算模型介绍第34-36页
        3.2.1 自底向上视觉计算模型第34-35页
        3.2.2 自顶向下的视觉计算模型第35-36页
    3.3 基于灰度梯度的自顶向下视觉模型找缺陷图像第36-38页
    3.4 基于多尺度马尔科夫随机游走提取缺陷第38-46页
        3.4.1 构造多尺度图像第39-41页
        3.4.2 生成尺度图像显著图第41-43页
        3.4.3 最终显著图的生成及提取显著(缺陷)区域第43-46页
    3.5 实验与分析第46-49页
    3.6 小结第49-50页
4 基于改进的PLSA模型的钢轨表面缺陷分类第50-62页
    4.1 概述第50页
    4.2 PLSA模型介绍第50-52页
    4.3 底层特征的提取与视觉词汇表的生成第52-56页
        4.3.1 表面缺陷特征提取第52-55页
        4.3.2 生成视觉单词库第55-56页
    4.4 基于改进的PLSA模型的钢轨表面缺陷分类第56-59页
        4.4.1 改进的PLSA模型的建立第56-57页
        4.4.2 参数的估计第57-58页
        4.4.3 基于改进PLSA模型的钢轨表面缺陷分类第58-59页
    4.5 实验与分析第59-61页
    4.6 小结第61-62页
5 总结与展望第62-64页
    5.1 全文总结第62-63页
    5.2 工作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9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车载人机界面集成开发环境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GIS的驻马店旅游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