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拦截飞机末端制导制导律和界栅的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论文中涉及的符号说明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导弹制导率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2 微分对策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微分对策制导率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微分对策理论基础知识 | 第17-25页 |
2.1 微分对策的基本要素 | 第17页 |
2.2 定量微分对策 | 第17-20页 |
2.2.1 问题描述 | 第17-18页 |
2.2.2 鞍点策略必要条件--双方极值原理 | 第18-20页 |
2.3 定性微分对策 | 第20-22页 |
2.3.1 问题描述 | 第20-21页 |
2.3.2 界栅 | 第21-22页 |
2.4 奇异曲面 | 第22-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导弹拦截飞机末端交战的微分对策模型的建立 | 第25-34页 |
3.1 三维空间追逃模型 | 第25-30页 |
3.1.1 基本假设 | 第25-27页 |
3.1.2 视线坐标系下相对运动方程 | 第27-28页 |
3.1.3 椭圆控制集 | 第28-29页 |
3.1.4 支付函数 | 第29-30页 |
3.2 脱靶量空间 | 第30-33页 |
3.2.1 状态转移矩阵 | 第30-31页 |
3.2.2 脱靶量 | 第31-3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导弹拦截飞机末端交战最优策略和最优支付 | 第34-69页 |
4.1 最优控制 | 第34-38页 |
4.1.1 建立哈密顿函数 | 第34-35页 |
4.1.2 最优控制 | 第35-38页 |
4.2 最优支付 | 第38-48页 |
4.2.1 最小等支付 | 第43-46页 |
4.2.2 最小光滑等支付 | 第46-48页 |
4.3 奇异解 | 第48-56页 |
4.3.1 散射曲面 | 第49-53页 |
4.3.2 传入曲面 | 第53-56页 |
4.4 仿真实例及结果分析 | 第56-67页 |
4.4.1 对策时间对拦截区的影响 | 第56-63页 |
4.4.2 加速度幅值比对拦截区的影响 | 第63-65页 |
4.4.3 导弹响应延迟常数对拦截区的影响 | 第65-6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