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上转换材料复合TiO2光催化剂的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2页
   ·光催化材料的研究现状及意义第12页
   ·纳米TiO_2 光催化剂简介第12-15页
     ·纳米TiO_2 的结构及光催化机理第12-14页
     ·纳米TiO_2 的改性第14-15页
   ·上转换发光材料简介第15-20页
     ·上转换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5-18页
     ·影响上转换发光材料发光性能的因素第18-19页
     ·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工艺第19-20页
   ·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2章 溶胶-凝胶法制备 CaF_2(Er~(3+))/TiO_2光催化剂第22-38页
   ·引言第22页
   ·实验第22-26页
     ·试剂及仪器第22-23页
     ·燃烧法制备CaF2 (Er~(3+))上转换发光材料第23页
     ·溶胶-凝胶法制备CaF_2(Er~(3+))/TiO_2 光催化剂第23-24页
     ·样品性能测试与表征第24-26页
   ·结果与讨论第26-36页
     ·CaF_2(Er~(3+))上转换材料的荧光光谱分析第26-27页
     ·燃烧剂/氧化剂的加入量对上转换材料比表面积的影响第27-28页
     ·样品的XRD 图谱分析第28-29页
     ·样品的红外光谱分析第29-30页
     ·样品的TEM 电镜分析第30-31页
     ·不同样品的比表面积分析第31页
     ·TiO_2 与复合光催化剂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第31-32页
     ·光催化剂加入量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的影响第32-33页
     ·亚甲基蓝溶液初始浓度对降解率的影响第33页
     ·可见光下不同复合光催化剂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第33-35页
     ·复合光催化剂稳定性的研究第35页
     ·可见、紫外光下不同样品对亚甲基蓝降解第35-36页
     ·复合光催化剂对有机物的降解机理第36页
   ·结论第36-38页
第3章 ZrO_2(Er~(3+))/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第38-54页
   ·引言第38页
   ·实验第38-41页
     ·试剂及仪器第38-39页
     ·沉淀法制备Er~(3+)掺杂ZrO_2 上转换发光材料第39页
     ·共沉淀法制备ZrO_2(Er~(3+))/TiO_2 光催化剂第39-41页
     ·样品性能测试与表征第41页
   ·结果与讨论第41-52页
     ·氨水的加入方式第41-42页
     ·上转换材料前躯体的DTA/TG 分析第42-43页
     ·煅烧温度对上转换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第43-45页
     ·样品的XRD 图谱分析第45-46页
     ·样品的透射电镜图谱分析第46页
     ·不同样品的比表面积分析第46-47页
     ·上转换发光材料与TiO_2 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第47-48页
     ·不同复合量的ZrO_2(Er~(3+))第48-49页
     ·可见光下不同复合量光催化剂对甲基橙的降解第49-50页
     ·复合光催化剂稳定性的研究第50页
     ·可见、紫外光下对甲基橙降解率对比第50-51页
     ·复合光催化剂可见光下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第51-52页
   ·结论第52-54页
第4章 Ca_3(PO_4)_2:Tm~(3+)/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第54-66页
   ·引言第54页
   ·实验第54-56页
     ·试剂及仪器第54-55页
     ·高温固相法制备Ca_3(PO_4)_2:Tm~(3+)上转换材料第55页
     ·溶胶-凝胶法制备Ca_3(PO_4)_2:Tm~(3+)/TiO_2 光催化剂第55页
     ·样品性能测试与表征第55-56页
   ·结果与讨论第56-64页
     ·温度对上转换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第56-57页
     ·样品的XRD 图谱第57-58页
     ·样品的SEM 图谱分析第58-59页
     ·不同样品BET 分析第59-60页
     ·样品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第60-61页
     ·可见光下不同复合量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评价第61-62页
     ·可见光下复合光催化剂稳定性的研究第62-63页
     ·可见、紫外光下对苯酚溶液降解率对比第63页
     ·可见光下对甲基橙降解率的研究第63-64页
   ·结论第64-66页
第5章 结论第66-68页
   ·主要结论第66-67页
   ·创新点第67页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4页
致谢第74-76页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杂环类双光子探针的制备及做为生物大分子荧光探针的探索
下一篇:仿生超疏水表面的制备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