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理学论文--临床药理学论文

伊潘立酮片在中国健康志愿者及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药动学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9-11页
英文词缩写表第11-13页
前言第13-16页
第一章 伊潘立酮及代谢产物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中的药动学研究第16-34页
    1.1 研究材料、对象和方法第16-19页
        1.1.1 试验对象第16-17页
        1.1.2 试验药物第17页
        1.1.3 临床试验方案第17页
        1.1.4 血浆样本分析方法第17-18页
        1.1.5 药动学参数计算方法第18页
        1.1.6 统计分析方法第18页
        1.1.7 线性药动学评价方法第18-19页
    1.2 研究结果第19-31页
        1.2.1 人口学资料第19页
        1.2.2 血药浓度结果第19-22页
        1.2.3 伊潘立酮及M1、M2药动学参数第22-23页
        1.2.4 伊潘立酮及M1、M2药动学参数统计结果第23-28页
        1.2.5 线性评价第28-30页
        1.2.6 安全性评价第30-31页
    1.3 讨论第31-32页
    1.4 小结第32-34页
第二章 伊潘立酮片在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群体药动学研究第34-59页
    2.1 研究对象、材料和方法第34-41页
        2.1.1 试验对象第34-35页
        2.1.2 试验药物第35-36页
        2.1.3 试验方案第36页
        2.1.4 样本分析方法第36-37页
        2.1.5 基因分型方法第37页
        2.1.6 群体药动学模型构建第37-41页
    2.2 试验结果第41-57页
        2.2.1 样本量及人口学资料第41页
        2.2.2 血药浓度结果第41-42页
        2.2.3 群体药动学模型结果第42-47页
        2.2.4 最终模型评估第47-54页
        2.2.5 模型验证第54-57页
    2.6 讨论第57-58页
    2.7 小结第58-59页
第三章 CYP2D6~*10(rs1065852)基因型对伊潘立酮及代谢产物药动学影响研究第59-73页
    3.1 试剂与仪器第59-60页
        3.1.1 实验试剂第59页
        3.1.2 实验仪器第59-60页
    3.2 试验对象第60页
    3.3 实验方法第60-61页
        3.3.1 外周血DNA提取方法第60-61页
        3.3.2 CYP2D6~*10(rs1065852)基因分型方法第61页
        3.3.3 统计分析方法第61页
    3.4 实验结果第61-71页
        3.4.1 基因分型结果第61-63页
        3.4.2 基因型与浓度第63-67页
        3.4.3 基因型与药动学参数第67-70页
        3.4.4 基因型与AUC比值第70-71页
    3.5 讨论第71-72页
    3.6 小结第72-73页
结论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综述第78-89页
    参考文献第85-89页
附录第89-95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95-96页
致谢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艾瑞昔布在重度肾功能不全受试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下一篇:点阵CO2激光联合积雪苷霜治疗痤疮后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