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家畜病毒学论文

鸭副粘病毒的致病性研究

符号说明第1-9页
中文摘要第9-11页
英文摘要第11-14页
1 前言第14-33页
   ·鸭副粘病毒概述第15-20页
     ·病原学研究第15-16页
     ·理化特性第16页
     ·流行病学第16-17页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第17-18页
     ·病毒的致病机理第18-19页
     ·病毒的组织嗜性第19-20页
   ·NDV 的致病特性第20-29页
     ·NDV 致病性的分子基础第20-24页
     ·NDV 的致病范围在扩大第24-25页
     ·NDV 的毒力在不断演变第25-26页
     ·水禽在ND 发生和流行中的作用第26-29页
   ·鸭副粘病毒病的预防与控制第29-32页
     ·活疫苗第29页
     ·灭活苗第29-30页
     ·亚单位疫苗第30页
     ·核酸疫苗第30-31页
     ·重组活载体疫苗第31-32页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32-33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3-48页
   ·材料第33-36页
     ·病料及SPF 鸡胚第33页
     ·病毒及试验动物第33页
     ·试验所用仪器及试剂第33-34页
     ·试验所需配制溶液第34-35页
     ·引物设计第35页
     ·DPMV 的人工感染试验及样品采集第35-36页
   ·方法第36-48页
     ·病毒的分离与增殖第36页
     ·血凝、血凝抑制试验第36页
     ·病毒的蚀斑纯化第36-37页
     ·致死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的测定第37-38页
     ·1 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的测定第38页
     ·6 周龄雏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的测定第38页
     ·鸭胚半数致死量(ELD_(50))的测定第38-39页
     ·F 基因RT-PCR 扩增及序列分析第39-43页
     ·人工攻毒试验第43页
     ·石蜡切片制作方法第43-45页
     ·HE 染色步骤第45页
     ·间接免疫荧光染色第45-47页
     ·结果判定第47页
     ·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对人工感染DPMV 发病及死亡鸭各组织器官的检测第47-4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8-76页
   ·鸭副粘病毒的分离与鉴定结果第48-55页
     ·病毒分离、鉴定与纯化第48页
     ·最小致死量致死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测定结果第48-49页
     ·1 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测定结果第49页
     ·6 周龄鸡静脉内接种致病指数(IVPI)测定结果第49-50页
     ·鸭胚半数致死量测定第50页
     ·F 基因RT-PCR 扩增第50-51页
     ·阳性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结果第51页
     ·序列分析第51-55页
   ·鸭副粘病毒的致病性研究结果第55-69页
     ·人工攻毒试验结果第55页
     ·人工感染鸡、鸭的症状第55-56页
     ·人工感染鸡、鸭的剖检变化第56-59页
     ·人工感染鸡、鸭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第59-69页
   ·IFA 检测DPMV 及在鸭体内抗原定位结果第69-76页
     ·间接免疫荧光方法的建立和条件优化第69页
     ·特异性试验第69页
     ·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对人工感染DPMV 发病及死亡鸭各组织器官的检测第69-76页
4 讨论第76-82页
   ·鸭副粘病毒的分离与鉴定第76-77页
   ·鸭副粘病毒的致病性研究第77-79页
   ·IFA 检测鸭源副粘病毒及在鸭体内的抗原定位研究第79-82页
5 结论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93页
致谢第93-94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牛消化道Ⅰ型肽载体(bPepTⅠ)部分序列的克隆、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下一篇:鸡免疫抑制性病毒共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