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基于磷钼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1章 绪论第13-24页
    1.1 多酸化学简史第13-14页
    1.2 多酸化学合成进展第14-22页
        1.2.1 多酸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第14-15页
        1.2.2 磷钼酸化合物结构的合成进展第15-22页
    1.3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测试方法第24-27页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第24-25页
        2.1.1 主要试剂第24页
        2.1.2 主要仪器设备第24-25页
    2.2 测试方法第25-27页
        2.2.1 红外光谱(IR)分析第25页
        2.2.2 差热(TG)分析第25页
        2.2.3 单晶 X-射线衍射第25页
        2.2.4 元素分析(Elemental Analysis)第25页
        2.2.5 电化学测试(CV)第25页
        2.2.6 荧光分析第25-26页
        2.2.7 碳糊电极的制备第26-27页
第3章 含{P2Mo5}多阴离子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第27-43页
    3.1 实验部分第27-28页
        3.1.1 化合物 1 的合成第27页
        3.1.2 化合物 2 的合成第27页
        3.1.3 化合物 3 的合成第27-28页
    3.2 结构表征第28-31页
        3.2.1 IR 的分析第28-29页
        3.2.2 XRD 分析第29-30页
        3.2.3 热稳定性分析第30-31页
    3.3 单晶 X-ray 结构分析和讨论第31-38页
        3.3.1 晶体结构测定第31-32页
        3.3.2 晶体结构描述第32-38页
    3.4 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第38-40页
        3.4.1 化合物 1、2、3 的循环福安曲线第38-40页
        3.4.2 化合物 1 的电催化活性第40页
    3.5 化合物 2 和 3 的荧光性质第40-42页
    3.6 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P4Mo6}多阴离子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第43-62页
    4.1 实验部分第43-44页
        4.1.1 化合物 4 的合成第43页
        4.1.2 化合物 5 的合成第43页
        4.1.3 化合物 6 的合成第43-44页
    4.2 结构表征第44-48页
        4.2.1 IR 的研究第44-45页
        4.2.2 XRD 谱第45-46页
        4.2.3 热稳定性第46-48页
    4.3 单晶 X-ray 结构分析和讨论第48-57页
        4.3.1 晶体结构测定第48-49页
        4.3.2 晶体结构描述第49-57页
    4.4 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第57-59页
        4.4.1 化合物 4、5 和 6 的循环伏安曲线第57-59页
        4.4.2 化合物 5、6 的电催化性质第59页
    4.5 化合物 4、5 的荧光性质第59-60页
    4.6 小结第60-62页
结论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3-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钙化焙烧转炉钒渣浸出及洗渣工艺优化研究
下一篇:河套蜜瓜品质可见近红外光谱检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