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调查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调查背景 | 第9页 |
1.1.2 调查目的 | 第9页 |
1.1.3 调查意义 | 第9-10页 |
1.2 调研方案 | 第10-12页 |
1.2.1 调研对象和范围 | 第10页 |
1.2.2 调研方式和方法 | 第10-11页 |
1.2.3 调研内容 | 第11-12页 |
第2章 大庆联谊公司情况简介 | 第12-23页 |
2.1 大庆联谊公司成立过程 | 第12-17页 |
2.1.1 大庆联谊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前基本情况 | 第12-13页 |
2.1.2 大庆联谊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过程 | 第13-17页 |
2.1.3 大庆联谊集团的成立 | 第17页 |
2.2 大庆联谊上市后的兴衰过程 | 第17-22页 |
2.2.1 大庆联谊上市初期的发展情况 | 第17-18页 |
2.2.2 大庆联谊上市中期的发展情况 | 第18-20页 |
2.2.3 大庆联谊上市后期的发展情况 | 第20-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大庆联谊公司重组原因及过程分析 | 第23-35页 |
3.1 公司重组的含义 | 第23-25页 |
3.2 公司重组相关的法律法规 | 第25-32页 |
3.3 大庆联谊重组的原因 | 第32-33页 |
3.3.1 公司经营亏损严重 | 第32页 |
3.3.2 缺乏长远发展规划 | 第32页 |
3.3.3 公司主营业务不突出 | 第32页 |
3.3.4 政府对上市公司的行政干预较多 | 第32-33页 |
3.3.5 证券市场监管未能有效发挥作用 | 第33页 |
3.4 大庆联谊重组的详细过程 | 第33-34页 |
3.4.1 联谊公司与蓝星石化重组过程 | 第33页 |
3.4.2 联谊公司与淞江集团的重组 | 第33-3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大庆联谊公司退市的原因及过程分析 | 第35-41页 |
4.1 退市的含义 | 第35-37页 |
4.2 公司退市相关的法律法规 | 第37页 |
4.3 大庆联谊石化退市原因 | 第37-39页 |
4.3.1 财务造假欺诈上市 | 第37-38页 |
4.3.2 投资战略实施效果较差 | 第38页 |
4.3.3 证券监管机制失灵 | 第38页 |
4.3.4 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 | 第38-39页 |
4.4 大庆联谊公司退市的过程 | 第39-4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大庆联谊公司重组与退市调查过程总结 | 第41-47页 |
5.1 大庆联谊公司重组与退市的教训 | 第41-42页 |
5.1.1 进一步加强并购重组及退市制度建设 | 第41页 |
5.1.2 制定科学化公司长远发展方案 | 第41页 |
5.1.3 提高并购重组及退市违法违规处罚力度 | 第41-42页 |
5.1.4 完善中介机构服务和监督力度 | 第42页 |
5.1.5 加强市场化的公司重组及退市 | 第42页 |
5.2 完善上市公司健康发展的建议 | 第42-46页 |
5.2.1 提升和强化公司的创新能力 | 第42-43页 |
5.2.2 提高公司内部治理机制 | 第43-44页 |
5.2.3 切实发挥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的作用 | 第44页 |
5.2.4 做强做大公司主营业务 | 第44-45页 |
5.2.5 加强公司文化和品牌建设 | 第45页 |
5.2.6 逐步完善上市公司退市机制 | 第45-4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个人简介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详细摘要 | 第52-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