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高混淆挂马网页的机制和特征分析 | 第15-34页 |
2.1 高混淆挂马网页的来源 | 第15页 |
2.2 主流高混淆挂马网页的构成 | 第15-17页 |
2.3 典型的攻击流程 | 第17-18页 |
2.4 高混淆挂马网页的混淆机制 | 第18-22页 |
2.4.1 JavaScript 混淆 | 第18-20页 |
2.4.2 VBScript 混淆 | 第20-21页 |
2.4.3 Java 混淆 | 第21-22页 |
2.5 反检测/反蜜罐技术 | 第22-28页 |
2.5.1 操作系统指纹/浏览器指纹识别技术 | 第22-23页 |
2.5.2 域名利用技术 | 第23-25页 |
2.5.3 反蜜罐技术 | 第25-28页 |
2.6 典型漏洞利用 | 第28-32页 |
2.6.1 PDF | 第28-29页 |
2.6.2 Java | 第29-31页 |
2.6.3 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漏洞 | 第31-32页 |
2.7 载荷(Payload) | 第32-33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高混淆挂马网页的检测方法 | 第34-50页 |
3.1 检测模型 | 第34-35页 |
3.2 动态检测方法 | 第35-43页 |
3.2.1 IE 逆向工程 | 第35-36页 |
3.2.2 浏览器挂钩 | 第36-41页 |
3.2.3 Shellcode 检测 | 第41-43页 |
3.3 静态检测方法 | 第43-49页 |
3.3.1 基于代码特征统计 | 第43-46页 |
3.3.2 基于代码特征匹配 | 第46-48页 |
3.3.3 域名特征匹配 | 第48-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系统实现与实验 | 第50-62页 |
4.1 需求分析 | 第50页 |
4.2 可行性分析 | 第50-51页 |
4.3 系统与架构设计 | 第51-54页 |
4.3.1 系统架构 | 第51-52页 |
4.3.2 Virtual Box | 第52-53页 |
4.3.3 Sanboxie 沙箱 | 第53-54页 |
4.4 数据库和界面设计 | 第54-58页 |
4.5 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58-61页 |
4.5.1 评估标准 | 第58页 |
4.5.2 实验过程 | 第58-60页 |
4.5.3 结果分析 | 第60-6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62-64页 |
5.1 工作总结 | 第62-63页 |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