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印染废水危害及其处理方式 | 第11-14页 |
1.1.1 印染废水的主要来源及分类 | 第11页 |
1.1.2 印染废水的特征与危害 | 第11页 |
1.1.3 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 | 第11-14页 |
1.2 磷酸银在光催化降解中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1 磷酸银光催化剂概述 | 第14-15页 |
1.2.2 磷酸银光催化剂合成与形貌控制 | 第15-17页 |
1.3 磷酸银光催化剂的复合改性处理 | 第17-19页 |
1.3.1 重金属修饰 | 第17页 |
1.3.2 碳系材料复合 | 第17-18页 |
1.3.3 半导体复合 | 第18-19页 |
1.4 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19-21页 |
1.4.1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1.4.2 研究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PVP辅助Ag_3PO_4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表征 | 第22-30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2-24页 |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2-23页 |
2.2.2 Ag_3PO_4光催化剂的制备 | 第23页 |
2.2.3 样品的表征 | 第23页 |
2.2.4 光催化活性测试与评价 | 第23-24页 |
2.3 样品表征分析 | 第24-26页 |
2.3.1 样品的XRD分析 | 第24页 |
2.3.2 样品的SEM分析 | 第24-25页 |
2.3.3 样品的UV-vis分析 | 第25-26页 |
2.4 可见光催化性能分析 | 第26-28页 |
2.4.1 光催化活性试验 | 第26-28页 |
2.4.2 光催化机理分析 | 第28页 |
2.5 本章小节 | 第28-30页 |
第三章 Ag_3PO_4/MWCNTs复合光催化材料及其表征 | 第30-40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0-33页 |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30-31页 |
3.2.2 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 | 第31-32页 |
3.2.3 样品的表征 | 第32页 |
3.2.4 光催化活性测试与评价 | 第32-33页 |
3.3 样品表征分析 | 第33-36页 |
3.3.1 样品的XRD分析 | 第33页 |
3.3.2 样品的SEM分析 | 第33-34页 |
3.3.3 样品的FT-IR分析 | 第34-35页 |
3.3.4 样品的UV-vis分析 | 第35-36页 |
3.4 可见光催化性能分析 | 第36-38页 |
3.4.1 光催化活性试验 | 第36-37页 |
3.4.2 光催化机理分析 | 第37-38页 |
3.5 本章小节 | 第38-40页 |
第四章 新型ZnWO_4/Ag_3PO_4 p-n异质结的制备与表征 | 第40-51页 |
4.1 引言 | 第40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0-42页 |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40-41页 |
4.2.2 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 | 第41页 |
4.2.3 样品的表征 | 第41-42页 |
4.2.4 光催化活性测试与评价 | 第42页 |
4.3 样品表征分析 | 第42-46页 |
4.3.1 样品的XRD分析 | 第42-43页 |
4.3.2 样品的SEM与EDS分析 | 第43-44页 |
4.3.3 样品的TEM分析 | 第44-45页 |
4.3.4 样品的UV-vis分析 | 第45-46页 |
4.4 可见光催化性能分析 | 第46-50页 |
4.4.1 光催化活性试验 | 第46-48页 |
4.4.2 光催化机理分析 | 第48-50页 |
4.5 本章小节 | 第50-5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