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逊晚期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5页 |
0.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0.3 研究方法与目的 | 第13-15页 |
1 詹姆逊晚期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资源 | 第15-26页 |
1.1 曼德尔晚期资本主义理论 | 第15-18页 |
1.2 威廉斯文化与社会理论 | 第18-20页 |
1.3 阿多诺辩证法思想 | 第20-23页 |
1.4 马克思生产方式理论 | 第23-26页 |
2 詹姆逊晚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 第26-33页 |
2.1 总体性观点 | 第26-28页 |
2.2 历史化追求 | 第28-30页 |
2.3 辩证的思维 | 第30-33页 |
3 詹姆逊晚期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镜像 | 第33-44页 |
3.1 文化逻辑 | 第33-37页 |
3.1.1 揭示文化症候 | 第33-35页 |
3.1.2 审视大众文化 | 第35-36页 |
3.1.3 走向文化研究 | 第36-37页 |
3.2 空间逻辑 | 第37-41页 |
3.2.1 维护空间 | 第37-39页 |
3.2.2 空间的符号学 | 第39-40页 |
3.2.3 时空辩证法 | 第40-41页 |
3.3 差异政治 | 第41-44页 |
3.3.1 维护总体性 | 第41-42页 |
3.3.2 穿越物化 | 第42页 |
3.3.3 重思第三世界 | 第42-44页 |
4 詹姆逊晚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与局限 | 第44-51页 |
4.1 理论贡献 | 第44-48页 |
4.1.1 发展了西方马克思主义 | 第44-46页 |
4.1.2 冲击了后现代主义 | 第46-47页 |
4.1.3 丰富了大众文化理论 | 第47-48页 |
4.2 理论局限 | 第48-51页 |
4.2.1 理论之间的跳跃和游移 | 第48-49页 |
4.2.2 拘泥于“宏大叙事” | 第49-50页 |
4.2.3 对消费文化的暧昧态度 | 第50-51页 |
结束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56-57页 |
附件 | 第57-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