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汇开拓—卢沉水墨艺术探析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8-10页 |
|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 2.研究动态 | 第8-9页 |
| 3.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 2 人物画的发展 | 第10-15页 |
| 2.1 传统人物画的发展 | 第10-12页 |
| 2.2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 第12页 |
| 2.3 徐蒋体系的建立 | 第12-14页 |
| 2.4 建国初期写实水墨人物画的面貌 | 第14-15页 |
| 3 前卢沉..对“徐蒋体系”的融汇 | 第15-19页 |
| 3.1 对写生的继承 | 第15-16页 |
| 3.2 对主题性创作的继承 | 第16-17页 |
| 3.3 前卢沉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 第17-19页 |
| 4 后卢沉—对水墨构成的开拓 | 第19-29页 |
| 4.1 水墨构成含义及其发展 | 第20页 |
| 4.2 卢沉对水墨构成的探索与成就 | 第20-28页 |
| 4.2.1 水墨构成的形式语言 | 第21-24页 |
| 4.2.2 几何化的趣味性 | 第24-25页 |
| 4.2.3 以书入画 | 第25-27页 |
| 4.2.4 水墨构成的意义 | 第27-28页 |
| 4.3 后卢沉所体现出的人文情怀 | 第28-29页 |
| 5 卢沉的艺术思想 | 第29-32页 |
| 5.1 在现代的基础上发展 | 第29-30页 |
| 5.2 创造意识要贯穿始终 | 第30页 |
| 5.3 尊重个性、因材施教、注重自学 | 第30-32页 |
| 6 卢沉对当代画家的影响 | 第32-36页 |
| 6.1 对当代画家变形与抽象的影响 | 第32-33页 |
| 6.2 对当代画家形式探索的影响 | 第33-36页 |
| 结论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 附录 | 第39-40页 |
| 致谢 | 第40-4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41-42页 |